健康

「長新冠」不侷限年長者 年輕人更易出現細支氣管發炎

Vendor Icon

健康醫療網

「長新冠」不侷限年長者 年輕人更易出現細支氣管發炎

7 月. 06, 2022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指揮中心數據顯示台灣確診數已突破 350 萬,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的社會,但該如何面對「長新冠(Long Covid)」成為康復者的難題,亞東醫院胸腔內科鄭世隆主任表示,在門診中看到許多病人因新冠肺炎康復後依然咳得厲害,甚至出現呼吸困難、運動後容易喘的現象,尤其是 40 歲以下年輕人出現細支氣管發炎的占門診人數的 7 成,可見長新冠的影響不只侷限在年長者。

細支氣管發炎 年輕人比例較高

鄭世隆主任說明,襲捲全台病毒株為 Omicron,重症及肺纖維化的比例不似 Delta 高,多為輕症患者,但許多年輕康復後卻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易喘等,此多為細支氣管發炎,長久影響肺功能,且追蹤報告顯示,許多康復者在隔離期間不一定會出現症狀,須等到隔離期滿後才慢慢浮現,因此更容易忽略就醫重要性。

長新冠 症狀持續恐長達 1 年

新冠肺炎綜合症候群(Post-COVID-19 Syndrome)又被稱作長新冠,也是確診後的「後遺症」,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其症狀及時間分為「3、2、1」,其主要原則定義為:「3」感染後 3 個月內發生、「2」症狀持續超過 2 個月、「1」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症狀持續恐長達 1 年。

長新冠引肺部損傷 比例相對較高

科學家們於《Nature》期刊中指出,造成長新冠,最有可能的 2 種情況是:大量冠狀病毒在急性感染後繼續潛伏在人體各種組織如肺臟、腸道、肝臟或大腦中,並繼續造成傷害;感染新冠病毒後所引發的廣泛免疫反應,引發了人體組織的抗體和其他免疫反應,而這些反應引起後續的組織與器官的損傷。

根據國際期刊最新研究顯示,約有 7 至 8 成染疫者康復後至少會出現 1 個長新冠症狀,又以全身倦怠、呼吸易喘、肌肉容易痠痛、睡眠障礙、焦慮和沮喪、胸悶與胸痛 4 種更為常見,並持續 6 個月之久。除了上述後遺症,感染程度愈嚴重,也會導致肺部功能程度不一的傷害。

鄭世隆主任提醒,如果發現這樣的不適,請盡快到胸腔內科門診就醫,評估您的肺功能及影像檢查,才能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確診留「長新冠」後遺症 中醫調理+穴道助改善

確診康復沒天亮睡不著 康復整合門診改善長新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3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
author avatar
健康醫療網
" 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 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 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也一起在生活中享受健康!"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