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丁丁新聞 OwlNews|多元觀點。獨創你的輪廓

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跌至疫情以來新低 經濟悲觀情緒升溫
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根據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最新公布的數據,受經濟前景惡化影響,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滑,並跌至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低點,顯示出民眾對未來經濟情勢的悲觀情緒加劇。 數據顯示,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86,不僅低於市場預期的87.5,也遠低於3月修訂後的93.9。在該指數的五個構成項目中,對當前就業市場的評估略有下滑,而代表未來6個月經濟展望的「消費者預期指數」則大幅降至54.4,創下自2011年10月以來新低,並明顯低於通常預示經濟衰退的80點臨界值。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高級經濟學家史蒂芬妮·吉夏爾(Stephanie Guichard)表示,消費者對商業環境、就業機會和收入成長的預期普遍惡化,反映出對未來經濟的深度不安。她指出,預期未來六個月內工作機會將減少的受訪者比例升至32.1%,接近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水準;而對未來收入的看法則首次在過去五年中轉為明顯負面,代表民眾對個人經濟處境的信心也正在削弱。 報告還指出,48.5%的消費者預計未來12個月美國股市將下跌,為2011年10月以來的最高比例,顯示金融市場波動已進一步打擊投資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放式回應中,「關稅」被提及的次數創下該調查歷史新高,顯示這一政策議題已成為消費者觀察經濟走勢的焦點。 圖:位於曼哈頓第三大街845號的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維基百科
波新聞
稍後閱讀
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跌至疫情以來新低 經濟悲觀情緒升溫
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根據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最新公布的數據,受經濟前景惡化影響,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滑,並跌至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低點,顯示出民眾對未來經濟情勢的悲觀情緒加劇。 數據顯示,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86,不僅低於市場預期的87.5,也遠低於3月修訂後的93.9。在該指數的五個構成項目中,對當前就業市場的評估略有下滑,而代表未來6個月經濟展望的「消費者預期指數」則大幅降至54.4,創下自2011年10月以來新低,並明顯低於通常預示經濟衰退的80點臨界值。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高級經濟學家史蒂芬妮·吉夏爾(Stephanie Guichard)表示,消費者對商業環境、就業機會和收入成長的預期普遍惡化,反映出對未來經濟的深度不安。她指出,預期未來六個月內工作機會將減少的受訪者比例升至32.1%,接近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水準;而對未來收入的看法則首次在過去五年中轉為明顯負面,代表民眾對個人經濟處境的信心也正在削弱。 報告還指出,48.5%的消費者預計未來12個月美國股市將下跌,為2011年10月以來的最高比例,顯示金融市場波動已進一步打擊投資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放式回應中,「關稅」被提及的次數創下該調查歷史新高,顯示這一政策議題已成為消費者觀察經濟走勢的焦點。 圖:位於曼哈頓第三大街845號的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維基百科
波新聞
稍後閱讀
德國之聲
一季度美國經濟意外萎縮0.3%
根據周三(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前三個月美國經濟意外萎縮,主要原因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全面關稅前進口激增造成的落差。
3 小時前
3 小時前
德國之聲
德語媒體: 未富先衰–中國的棘手問題
《世界報》評論指出,中國光鮮自信的表象之下,其實面臨著人口老齡化、房地產泡沫、增長乏力與對外關系緊張等諸多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法蘭克福匯報》報道稱,在中美關稅戰問題上,一些金磚國家寧願選擇中立。
4 小時前
4 小時前
德國之聲
越戰結束50周年:政權的「勝利日」,逃亡者的「黑色四月」
越南隆重慶祝越戰結束50周年。這個政權的「勝利日」,也是百萬逃亡者的「黑色四月」。這個日子也再次凸顯了越南與美國及中國的復雜關系。
5 小時前
5 小時前
德國之聲
德國候任農業部長:學校午餐要有肉
即將出任德國農業部長的基社盟政治家萊內爾對媒體表示,幼兒園和學校食堂的午餐不應該只有素食。而他本人從前的職業就是肉店屠宰師。
5 小時前
5 小時前
波新聞
國台辦駁定居證即戶籍說:刻意誤導、製造恐慌
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在今(30)日舉行的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朱鳳蓮針對台灣陸委會近日聲稱“在大陸申領定居證就等於取得大陸戶籍”一事作出回應,嚴正指出此說法完全錯誤,批評民進黨當局刻意混淆視聽。 朱鳳蓮強調,大陸的臺胞證與居住證均不涉及取得大陸戶籍,而定居證則是核准台灣居民落戶大陸後,在正式取得戶籍前短期持有的臨時性、過渡性證件。她指出,台灣陸委會的說法是對事實的扭曲與誤導。 朱鳳蓮表示,賴清德當局之所以刻意混淆各類證件,目的就是要恐嚇、阻撓台胞依法申領相關證件,藉此製造“綠色恐怖”,進一步干擾兩岸同胞正常往來與交流合作。她批評此類作為是對兩岸關係的蓄意破壞,已引發越來越多台灣民眾的不滿和反對聲浪。 圖/朱鳳蓮資料照
5 小時前
5 小時前
稍後閱讀

你點擊過「」的所有文章,都會顯示在下方列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