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用鏡頭看鳥事∕貓頭鷹神秘又可愛 領角鴞最親近人類生活圈

Vendor Icon

新頭條

9月. 17, 2022

鳥類之中有一「鴞形目」族群,俗稱貓頭鷹,被認為是最神秘卻又最可愛的鳥類。全世界有兩百多種貓頭鷹,台灣有十三種,其中領角鴞被認為是最接近人類生活環境的一種,主要是在中低海拔闊葉林中層、丘陵地區農村活動,也會在有高樹的都會公園或校園棲息。

身長只有23-25公分的領角鴞(Collared Scops Owl),展翅有50-63公分,體重只有100-170公克,屬台灣特有亞種,又稱為赤足木葉鴞。顧名思義,牠有類似耳朵的角羽,羽色有似枯葉的灰褐顏色,跗蹠(tarsus)被羽,趾裸露呈黃褐色。領角鴞虹膜暗紅、具有粉紅色眼圈,有時候牠還會表演睜一眼、閉一眼的把戲,看起來相當萌,常常令人著迷。


▲領角鴞有著類似耳朵的角羽,是最大特徵之一。(圖∕周俊雄攝)

貓頭鷹一族共同特徵是頭大、臉平似盤,兩眼向前,部分種類有似耳狀突起羽毛(角狀耳羽)。因為生理構造因素,牠的兩個眼睛都在圓形面盤,眼球固定在眼窩裡不能轉動,所以牠必須迴轉頭部才能看見後方事物,也由於牠的頸骨有十四節,比人類的七節還多一倍,所以能夠輕易旋轉270度,看起來是深思熟慮型,因此被形容為博學多聞的智慧之鳥,常常被卡通漫畫加上一頂博士方帽。

其實,這個典故來自希臘神話故事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祂的身邊就站著一隻聖鳥貓頭鷹,祂是智慧女神的守護者,連帶讓貓頭鷹也成為智慧的象徵。


▲領角鴞紅眼的萌樣。(圖∕周俊雄攝)

根據蕭木吉主編的《台灣野鳥手繪圖鑑》(2015年二版)指出,貓頭鷹家族在鳥類分類學上屬於鴞形目,其下有草鴞科和鴟鴞科,全球有草鴞科15種,台灣1種,鴟鴞科有204種,台灣有12種。台灣最小型的貓頭鷹是鵂鶹,屬於半日行性。鵂鶹只有15-17公分,看起來只有成人拳頭大小,常將身體鼓得圓圓的,被稱為「小葫蘆」。《中國國家地理》劉陽和陳水華主編的《中國鳥類觀察手冊》(2021年出版),統計全球鴞形目則有2科28屬248種。

在台灣,領角鴞被列為普遍留鳥,常見牠在淺山或都會樹林的樹洞育雛,或是在廟宇之內久留不去,多出一分神祕的氣質。宜蘭地區領角鴞常出現在頭城、礁溪、員山、三星、大同和南澳等平原和山地交界處棲息,入夜之後,繁殖期可以聽見牠的響亮渾厚似「固」的鳴叫聲。


▲領角鴞有時會表演睜一眼、閉一眼的把戲。(圖∕周俊雄攝)

領角鴞和多數貓頭鷹屬於夜行性猛禽,主要捕食小型哺乳類動物如老鼠、爬蟲類蜥蜴、青蛙、小鳥和大型昆蟲。牠會將整隻獵物吞食,無法消化的筋骨和羽毛殘渣,化成「食繭」再吐出來。

台灣有許多鳥類攝影愛好者,大多從拍攝領角鴞開始愛上了追蹤拍攝貓頭鷹,很多人熱衷蒐集台灣可見的十二種貓頭鷹,包括留鳥領角鴞、黃嘴角鴞、黃魚鴞等,以及稀有冬候鳥長耳鴞、短耳鴞,不過,第十三種縱紋腹小鴞,被列為迷鳥,不是常常出現,似乎只能靠運氣去追拍了。(本文作者∕資深媒體工作者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博士)

author avatar
新頭條
《新頭條》TheHubNews是多元呈現的網路媒體,由一群優質的新聞人共組採訪、編輯團隊,以專業、客觀、公正的原則與精神,圖文並茂地為閱聽人提供高可讀性的服務。同時我們更注重的是縣市政府利民福民政策、公益性及環保相關議題。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