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貨運業】Maersk 智慧碼頭以邊緣運算徹底改革供應鏈

Vendor Icon

CIO Taiwan

3月. 03, 2023

1200-APM45743409602_48daee886b_o

貨運龍頭馬士基(Maersk)的 APM Terminals 港口營運公司發展先進的貨運港口,未來,碼頭將佈滿私有 5G 網路和配備人工智慧的物聯網裝置,並擁有強大的邊緣運算能力作為基石。

文/Paula Rooney‧譯/曾祥信


200-maersk-gavin-laybourne-3
◤Maersk 的 APM Terminals 港口營運公司全球資訊長 Gavin Laybourne

應鏈中斷的問題,衝擊遍及所有產業,為了減少運輸環節在供應鏈問題中的比重,丹麥貨運龍頭 Maersk 公司開始著手一項轉型計劃,其成果足可成為展示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威力的一流典範。

Maersk 的 APM Terminals 港口營運公司全球資訊長 Gavin Laybourne 使用尖端技術,來加速與穩固全球供應鏈,他與科技巨擘合作,在貨運碼頭實現邊緣運算、私有 5G 網路以及成千上萬個物聯網裝置,以提高 Maersk 在全球海域運輸貨輪的效率、品質和能見度。

Laybourne 位在荷蘭的海牙,他負責管理 67 個碼頭,總合起來必須處理來自數千個港口、約 1,500 萬艘的貨輪。他原本在石油天然氣產業,自三年前加入 Maersk,就開始管理公司的公有雲與私有雲、在所有流程當中採用資料分析技術,並透過改用邊緣運算來進行即時運算處理,一步步實現他所謂下個世代的「智慧碼頭(smartport)」。

[ 推薦閱讀:ChatGPT 打開全新企業服務篇章 ]

Laybourne 說:「邊緣運算提供即時運算處理能力 ─ 進行決策用的電腦視覺與即時運算演算法。如果我們把資料傳送回雲端,運算延遲時間通常為 5 到 10 毫秒(millisecond)」。

他表示,將運算能力帶到雲端邊緣,使得資料分析幾乎可在彈指間完成 ─ 這對供應鏈來說絕對必要 ─ 而只有雲端是不可能辦到的。

Laybourne 與微軟密切合作發展邊緣基礎建設(edge infrastructure),對於需要快速存取資料的許多產業,例如工業和製造業,邊緣基礎建設將成為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Maersk 公司有些人專注於貨櫃的邊緣運算發展,Laybourne 則負責整條供應鏈的邊緣運算發展。

未來港口數位化趨勢

Maersk 的邊緣運算轉型之所以能發生,是由於幾年前企業普遍實現的雲端遷移(cloud migration),已轉移到雲端的大部份企業很可能會持續使用雲端,不過 Laybourne 預測,許多企業集團和製造商將追隨 Maersk 公司腳步,更進一步採用邊緣運算。

「兩到三年前,我們把一切放到雲端上,但現在我們在做的是全然不同的事情」,Laybourne 說道。「對我而言,雲端不是北極星指標,我們必須掌握邊緣運算,我們需要為機器(在港口碼頭處理貨櫃的設備)提供即時的電腦指令集,對於時間急迫性不高的資料類型,則會使用雲端技術」。

Laybourne 的 IT 團隊正在與微軟合作,將雲端資料搬移到邊緣網路,這裡是自動起重機由貨船吊出貨櫃並搬移到港口某處的發生場所。目前為止,Laybourne 及其團隊已經將 APM Terminals 40% 的雲端資料搬移到邊緣網路,他們的目標是在 2023 年底前,將所有營運碼頭的 80% 資料轉移完成。

Laybourne 相信,Maersk 正在進行的改變將為他們在全球供應鏈當中取得巨大優勢,他們將握有先進的資料分析能力、5G/6G 私有網路提供的強大連線能力,以及能夠為港口之間帶來資料互通性的衛星連線能力與產業標準。

Laybourne 表示,Maersk 的邊緣基礎設施當中裝設有無數的物聯網感應器,可在貨輪一抵達碼頭時,立刻檢查貨櫃裡的物品。RF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技術亦可迅速掃描物品,在它們被搬運到暫存地點之前,就將貨物清單登錄到系統之中。某些碼頭仍然以人力執行這類操作,先將貨物登記在紙張上面,因此數小時或更長時間內,還無法由雲端存取到貨物資料。

當然,網路安全(cybersecurity)與資料互通性(data interoperability)也是 Maersk 的主要計劃。Laybourne 是公司在數位貨櫃運輸協會(Digital Container Shipping Association)委員會的代表,此委會員正在定義資料互通標準,他說:「因為我們的客戶不想使用紙張,他們要的是無紙化的數位體驗」。

[ 2023年企業IT投資重點為何?資安、人才、ESG如何部署?下載 CIO大調查報告 立即揭曉!]

Laybourne 提到,這項數位化工作進展順利,Maersk 使用即時數位工具,例如 Track & Trace、Container Status Notifications、應用程式介面與 Terminal Alerts,將資物資訊傳送給客戶。自動起重機和機器人已經取代過去最危險的人力作業,提升該公司的永續性與減碳能力。

他說:「運輸產業使用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已行之有年,疫情則使得企業一改墨守成規的心態,轉為藉由提升勞工技能,以大幅提升供應鏈的效率」。

他說:「我們擁有自動化設備,像是自動起重機和下錨機,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讓這些設備更加獨立自主。疫情過後,客戶開始重新調整、配置他們的供應鏈,加入自主化的下個世代機器人技術是關鍵目標之一。想想世界上的能源危機、烏克蘭情勢、通貨膨張等各種問題,不難明白各公司對於企業未來永續經營有了全新看法」。

最大雲端供應商,例如微軟和亞馬遜,正研究邊緣運算在所有產業的應用情境,而不是只有運輸及物流。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2023 年內,全新的 IT 基礎建設,有超過一半將會部署在邊緣網路上面。

Gartner 公司將 Maersk 這種作法稱為「cloud-out edge(雲端外移邊緣)」模型。Gartner 副總裁兼分析師 Sid Nag 表示:「這種模型的概念,不是把東西由雲端移到邊緣網路,而是設法讓雲端能力更靠近終端使用者。此作法可以實現更全面且更分散式的系統模型」。

下個世代碼頭的網路連接能力與人工智慧

Maersk 同時也在自家碼頭建構私有 5G 網路,他們近期在波士頓的 Verizon 創新中心展示了這項計劃藍圖。Laybourne 斷言,他們的進展將為網路連接性與安全性帶來重大突破。

「這項技術能夠大幅開放網路的連接性,在我們一些具有任務關鍵系統平台的碼頭,5G 網路的低延遲能力令人驚艷」,他如此說道,並提到 5G 技術將使他們得以每隔 10 毫秒回報貨物資料,與過去數週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他說:「不過,5G 和 LTE 帶來的真正突破,是我可以保護自己的網路頻道,意即這個港口的網路是屬於我,不屬於其他任何人的,這才是真正的突破性進展」。

Gartner 的 Nag 同意,私有 5G 網路和邊緣運算兩項技術能相輔相成,發揮有意義的綜效。他說:「私有 5G 網路能確保高速的網路連接能力與低延遲時間,這對於部署大量物聯網裝置的企業來說相當必要,他們需要這些裝置能與彼此互相連線」。

對 Maersk 公司來說,安裝物聯網感應器和裝置也是碼頭營運的重大變革,以前,貨櫃裡的貨物必須透過人力檢查並記錄在紙張上。Laybourne 表示,放眼未來,這項流程將會完全被自動化,且資料可瞬間以數位形式保存下來。

舉例來說,他的資料科學團隊為安裝在貨櫃裡的電腦視覺裝置撰寫了演算法,能以電眼全天候隨時不斷地監看貨物,並偵測甚至預防貨物損害。

具有物聯網感應器、並配備電腦視覺與人工智慧的運緣運算技術,同時也能滿足客戶長久以來、且在疫情期間特別明顯的渴望,那就是:在貨物抵達時能立即讀取貨物資料,還有自動化修復能力。

這位資訊長說:「如此一來,我們能夠決定是否需要人為介入貨運作業,例如維護或是修補,而且這些資訊會傳送給客戶」。他補充道,碼頭各處都將佈滿攝影機與資料收集裝置,用來監控任何狀況,不管是盜竊、貨物遺失,或是潛在的危險情況。

Maersk 亦與人工智慧先驅企業 Databricks 合作,開發能讓物聯網裝置與自動化流程更加聰明的演算法。該公司的資料科學家建立出自家的機器學習模型,可改善安全性並辨識貨物。不久的將來,資料科學家還會採取更先進的模型,讓所有流程更加自主化。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Laybourne 斷定這項技術是聖杯(指終極目標):它將改變公司及整個產業的特性。

這位數位領導人說:「一直以來我們的公司文化是軟體使用者。如今,我們的文化變成了建造者,我們開始自己創造許多軟體。這裡是資料科學家研發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地方」。

例如,他的資料科學家正在研究進階機器學習模型,以處理資料當中的例外或變異項目。同時他們也發展先進的規劃與預測演算法,將為企業效率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他說:「傳統上,運輸產業著眼的是明天,現在我們實際上在看的是未來一週,或是未來三週」。

他提到,公司的核心任務不會改變,但其他一切都會。

Laybourne 說:「我們的工作本質,依然是將一箱箱貨物由船上搬運到別處。我們會打造出自主化的漂浮貨櫃跟海底超迴路列車嗎?我不認為」,他認為貨櫃產業在數位轉型方面仍然落後其他產業,但這點正在急速改變。「裝貨和卸貨仍然是我們營運工作的一部份,但是我們使用的技術將改變一切」。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內容來源

author avatar
CIO Taiwan
IDG集團的媒體品牌CIO於1987年創刊,為國際性最權威的IT管理專業雜誌。擁有全球最頂尖的IT管理專家作者群,因此能寫出最權威的分析評論、最先進的IT管理觀念。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