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肺腺癌已成台灣女性最常見的肺癌種類 標靶藥物治療成效佳

Vendor Icon

記者爆料網

3月. 14, 2023

〔記者新聞網/王文良台中報導〕75歲徐姓婦人因呼吸困難及咳嗽住院,3年多前檢查出罹患末期肺腺癌合併惡性肋膜積水,經第1、2代標靶藥物治療,穩定病情,不料,腫瘤出現新突變,去年病情復發,經使用第3代標靶藥物,目前復原良好;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君禮表示,肺腺癌已成台灣女性最常見的肺癌種類,且5成屬EGFR突變,另常見的突變T790M,皆適用標靶藥物,治療成效良好。

75歲徐姓老婦,3年多前因呼吸困難及咳嗽住院,經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君禮安排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末期肺腺癌合併惡性肋膜積水
,幸基因檢測適合標靶口服藥,治療後恢復日常生活能力,定期回診追蹤,不料,因出現抗藥性,原標靶藥物失效,腫瘤出現新突變,去年7月病情復發,經使用第3代標靶藥物,治療1個月後即改善。

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君禮表示,肺癌死亡率高居台灣癌症第一位,又以肺腺癌為大宗,肺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半數患者皆已末期,尤以不抽菸女性比例高,而且有年輕化現象,肺腺癌已成為台灣女性最常見的肺癌種類,其中約5成肺腺癌患者屬於EGFR突變,適用EGFR-TKI標靶藥物治療。

陳君禮說,第一、二代EGFR標靶藥物治療成效良好,但大約1年多後,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抗藥性,原標靶藥物失效,腫瘤出現新突變。需再做一次切片或肋膜積液檢查,有機會發現新的突變基因,其中常見的突變是T790M,第三代標靶藥物對於T790M基因突變治療效果顯著,60%以上平均能再延長9~10個月以上無疾病惡化時間,而且第三代標靶藥物副作用較少,是肺腺癌治療的新突破。

陳君禮表示,肺癌早期治療存活率較高,建議具有肺癌家族史或長期抽菸的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以利發現早期肺癌。

author avatar
記者爆料網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日新月異,傳統 媒體與新數位媒體的結合。來自於電視媒體、 平面媒體及網路媒體精英所組成的新媒體。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