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 特稿
草書出現較早,從漢代初期,書寫隸書時有時才「草率」地書寫而形成的,也稱為「章草」,是一種隸書草書。 章草字字獨立,接近於行草,但對難寫之字簡化不多,書寫不變。
後來楷書出現,又演變成「今草」,即楷書草書,寫字迅速,往往上下字連寫,末筆與起筆相呼應,每個字一般也有簡化的規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時不易辨認。 一般也把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草書稱為今草。
今草簡化的基本方法是對楷書的部首採用簡單的草書符號代用,代入繁體楷書中,往往許多楷書部首可以用一個草書符號代用。為了方便,字的結構也有所變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較難辨認,草書符號的整理可以查閱《標準草書》。
到唐朝時,草書成為一種書法藝術,因此演變成為「狂草」,作為傳遞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經減弱,成為一種藝術作品,講究間架、紙的黑白布置,是否讓人能認清寫的是什麽已經不重要了。 在狂草中,有「詞聯」符號,就是把兩個字,常見詞組寫成一個符號。由於當時書寫多是從上到下地豎行書寫,詞聯符號的設計也類似。「頓首」「涅槃」等都有草書詞聯符號。
杜教授說:「中國草書是半抽象的抽象畫,尤其是狂草。」「總想把草書灌倒寫醉,打破理性的慣性結構,解構再結構,但久久未能。」杜忠誥最近幾天都在寫字,謙稱「有一點手氣,今早睡飽醒來,忽有一點靈感,寫了一首不用腦筋去想的內容,看來還有一點味道,微醉,有意思,但不少慣性概念還在,尚待打徹。」
書法藝術專業工作者杜忠誥還指出:「光憑無畏,也還是不行的啦!楊凝式曾說:『草書何必因酒発,筆端自解化龍飛。』問題全在於,書家以瓣香觀請自家神明的用心精誠度如何而定。否則,我們很可能連楊風子這話究何所指也未必能真懂得,更何況想從筆端拂々而出!」
圖/ 杜老師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