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少子化,企業缺工問題越來越嚴重,為此,行政院長陳建仁在27日開會討論如何解決缺工問題;但諷刺的是,一方面缺工,但青年失業率卻是平均值的4倍,而且老人與婦女的勞參率也低於亞洲鄰國。 台灣在少子化浪潮下,出生率年年下滑,也導致青年勞動人口衰減。根據勞動部統計,近10年來,青年勞動力從2010年的248.7萬人,降到2021年的232.7萬人,減少了16萬人,近10年衰退17.3%,而這樣的狀況在未來會更加嚴重。 少子化也導致企業缺工嚴重,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顯示,在受訪企業中,有超過6成5的企業正處於缺工狀態,而且是橫跨各產業。 隨著5月1日中央防疫指揮中解編,正式宣告新冠疫情結束,各行各業積極復工更加重缺工的嚴重性。為此,陳建仁在聽取勞動部「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報告後表示,我國正面臨人口老化及少子女化等多項挑戰,又適值疫後內需產業復甦,人力需求大增,相關部會應突破既有框架思考,就主管產業盤點掌握缺工狀況,並積極推動各項就業協助措施,鼓勵雇主優化薪資待遇及改善職場環境,以利招募勞工並穩定就業,進一步提升整體勞動參與率。 讓人不解的是,台灣一方面面臨缺工危機,但另一方面卻出現青年高失業率的矛盾現象。 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指出,我國的勞動人口深受少子化影響,在2022年還有1630萬人,但到了2070年,勞動人口將降到一半,勞動市場因此出現「一高、二低、三不及格」的趨勢。 「一高」是青年失業率高。在排除未進入就業市場的學生後,台灣20到24歲人口的失業率為12.36%,是平均值3.67%的四倍,如果社會新鮮人長期找不到工作,可能會對信心造成打擊。 「二低」是20歲到24歲(應屆畢業生族群)、55歲以上(中高齡族群)勞動參與率低;相較於同樣面臨少子化問題的韓國,在60歲以上投入勞動市場的人口已創下1963年以來的最高峰。 「三不及格」是中高齡勞動參與率、女性勞動參與率不及格、世界競爭力(IMD)「就業」指標不及格。 柯志恩指出,台灣中高齡勞動參與率偏低,20年來只增加7.4%,而德國增加了31.2%;其次,女性勞動參與率偏低,僅有51.5%,而新加坡的女性勞參率是64.2%;第三,世界競爭力(IMD)「就業」指標排名低,台灣只在2021年因為疫情而提升。
認證
更多名家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