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銘瑞/屏東報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鄧兆鈞講師一手策畫的「國產木竹材應用於家具座椅展演 x 已讀 - 面對消失的回應」展覽,展示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椅子作為主要的創作對象,使用的材質皆以國產木竹材為主,運用國產材本身的紋理特色,來打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呈現,圖書館共有 48 件作品展出,即日起至 11 月 28 日止歡迎前來觀賞。
圖:屏科大校長戴昌賢與屏東林管處長楊瑞芬及貴賓及展出師生合影(屏科大提供)

戴昌賢校長感謝林務局提供這樣的機會,除讓國產材得以更好的利用之外,也將四校所參與同學的創意構想轉變製成精美華麗的藝術品來呈現,期盼木設系的同學於未來能更有良好的發展性及競爭力的提升。
屏東林管處楊瑞芬處長說,在林務局的政策指導之下,慢慢從造林開始,一路到加工及現在的學生教育推廣,也因今年疫情關係我們的進口原料短缺,所以剛好是發展國產材最重要的契機,也希望透過學校的師生及業界的代表一起來共同努力,將國產材自給率的提升外,也重新建立並樹育國產材使用的全新觀念。
木材科學與設計系鄧兆鈞講師說,此次以「已讀 - 面對消失的回應」為議題展演,是想藉由此創作計畫,用詼諧有趣手法,重新詮釋傳統家具對應於當代家具之樣貌,並融入生活當中,透過材料、加工、應用,讓家具也能夠產生語彙進而發聲回應。並凸顯台灣家具產業於大環境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導致我們親身經歷其中,卻不知所措,以致造成 ” 已讀不回 ” 之狀況,也使得產業結構必須面臨隨時調整及轉型的挑戰。
本次展覽以國產木竹材主體為主,結合國立屏東科大 - 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樹德科大 - 生活產品設計系、臺南藝大 - 材質創作、清華大學 - 藝術與設計學系等四校共同辦理,設計思想涵蓋有「人與人之間互動關係」、「生活與藝術連結」、「空間社交整合」、「生活趣味為訴求」,以「回應過往家具文化」和「使用體驗」為創造主軸,藉由師生透過半年多的共同努力與討論及實務創作,並運用「臺灣杉」、「相思木」、「桃花心木」等國產材,將作品淬鍊出多元化且帶有不同的風格與特色的創作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