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收錢挺台灣!英「最短命」前首相特斯拉5月訪台 遭揭我方350萬台幣買單

Vendor Icon

菱傳媒

7月. 03, 2023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訪台,相關開銷皆由我國遠景基金會和外交部負擔。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菱傳媒/綜合報導)英國前首相、現任下議員特拉斯(Liz Truss)5月間受邀訪台,發言力挺台灣,然而英國國會日前公布議員額外收入,讓特拉斯此行的價碼曝光,其中載明特拉斯訪台演講,及訪台期間的交通、住宿等,由我國具濃厚政府色彩的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和外交部埋單,總金額約9萬英鎊(約350萬新台幣)。

2022年9月6日身為英國保守黨女黨魁的特拉斯上台接下首相,在公布的新經濟政策後,引發國內外強烈抗議,10月25日被迫請辭下台,成為英國最短命(44天)的前首相。

特拉斯5月16日至20日來台,是繼柴契爾夫人之後,睽違27年再有英國前首相訪台,不僅拜會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還應遠景基金會之邀發表演講。特拉斯不僅表態支持台灣參與CPTPP,還提倡「經濟版北約」,盼結合理念相近國家在經濟上與台灣合作,對抗威權脅迫。

當時英國《鏡報》即宣稱這場演說費,為特拉斯賺進數萬英鎊,但相關單位都不願證實,媒體日前也向外交部詢問經費細節,外交部則回應說,相關費用均依照我國邀訪外賓規定辦理。

而根據外交部今年度預算書,外交部早規畫將在今年擴大推動邀訪外賓,預訂邀請2368人次外賓訪台交流,較去年度增加約300人次,預算規模也從3.7億元再增5600萬元,達到近4.3億元,經費將用於接待歐洲、北美、拉美、聯合國和國際組織及國際NGO人士來台訪問交流,包括機票、膳宿、國內交通費和保險等。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5月18日拜會訪問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林啟弘攝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5月18日拜會訪問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林啟弘攝

英國國會近期秉持透明公開的精神,公布國會議員的額外收入,內容指出,特拉斯受邀到台灣演講,獲得來自遠景基金會8萬英鎊的收入(約310萬新台幣);而她訪台的機票錢,以及在台期間的住宿費等,合計為10841(約40萬新台幣),則由我國外交部埋單。顯然特拉斯力挺台灣,卻不是「免費」相挺。

遠景基金會一般認為是由國安局出資成立的民間智庫(另一個則是亞太基金會),目前董事長為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董事則由台大、政大、清大、警大,以及淡江戰略所和中原法學院等公私立大學頂尖相關學者,還有民進黨國際事務部政務副主任陳婉宜擔任。

對此,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批評,明明是花錢請國際友人,又要對內宣傳,這就是民進黨一貫的伎倆跟手法;他不反對國際友人來台,但若都是用這種方式邀請,就是「打腫臉充胖子」,陷入「金錢外交」的迷思,他要求政府將相關費用一五一十地對外交代清楚,因為每筆錢都是國人的納稅錢。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也說,台灣請國外政要來台訪問,錢必須花在刀口上,產生的效益也要進一步評估,要是效益不夠高,就絕對不應該浪費納稅人的錢。

菱傳媒原始網址:收錢挺台灣!英「最短命」前首相特斯拉5月訪台 遭揭我方350萬台幣買單

author avatar
菱傳媒
《菱傳媒》是一家網路媒體,由一群資深與專業的媒體工作者組成。 我們會放眼國際、鎖定國內外政經議題,深入調查剖析,搶進現場,踢爆弊端,滿足讀者知的權利,堅守媒體第四權。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更多相關新聞
品觀點
外交部花錢請前英國首相訪台做大內宣 特拉斯不見在野黨領袖卻誇小英政績
英國前首相、現任下議員特拉斯(Liz Truss)5月份受邀訪台,外交部當時還拒絕透露「誰出錢」,最近根據英國公布的國會議員額外收入報告顯示,特拉斯演講及交通、住宿費用都是由政府資助的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和外交部埋單,總額9萬英鎊,相當於350萬元新台幣。由於特斯拉大讚蔡總
波新聞
英央行面臨最嚴峻的困境 維持抗通脹是重中之重
波新聞─ 陶泰山編輯 環球市場播報,英國通脹一方面高達到8.7%,勞動力市場緊張使工資.物價螺旋上升成為一個永遠存在的威脅。另一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英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僅為0.4%。利率已經在4.5%的水平上擠壓著經濟,而市場預計利率將超過5%,其中定價6月份將加息25個基點。 英國民西敏寺銀行董事長、央行前副行長霍華德•戴維斯表示,政策需要大約18個月的時間才能發揮作用。我們現在正進入一個開始感受到緊縮影響的時期。不過,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可信度。政客們抨擊英央行之前忽視通脹威脅,如果再犯第二次錯,將是不可原諒的。 圖:英格蘭銀行(港稱英倫銀行,Bank of England)是英的中央銀行。維基百科,由 Eluveitie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8872735
波新聞
北大攜手牛津大學研究發現 60多種疾病與喝酒有關
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自然·醫學發表一項由北京大學與牛津大學聯合進行的針對中國成年人的健康研究成果,刷新人們對於飲酒危害的認知。研究結果顯示,飲酒增加男性罹患61種疾病的風險。一些聽起來和喝酒八竿子打不著的疾病,都顯現出與酒的密切關聯。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牛津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陳錚鳴說,這項研究提供了關於酒精對健康危害的重要因果證據。研究新鎖定了33種疾病與酒精相關並給出證據,這對於為不同國家製定與限酒有關的疾病預防策略至關重要。 酒精引發的健康影響存在滯後性強、其他誘因干擾等情況,往往難以獲得明確的因果關係。因此,很少有研究對同一人群中飲酒與不同疾病發病風險的關係進行全面系統性評估。 為得到令人信服的因果聯繫,這次研究由牛津和北京大學的人員聯合展開,進行長時間跨度、人群數量的分析調研,其中飲酒作為慢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被列為重要的研究因素。 研究發現,納入研究的中國男性中大約三分之一會定期飲酒,每周至少喝一次,但只有2%的女性有這樣的生活方式。 論文第一作者、牛津大學研究員嚴碧琪博士說,女性人群由於幾乎無飲酒習慣,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對照組,這有助於確認遺傳分析中男性的超額疾病風險確實是由飲酒引起的,而不是其他因素。 基於巧妙的設計,數據分析排除遺傳因素導致這些疾病高企的可能。研究人員表示,一些基因是東亞人種特有的,或許有人會說,研究中的高發病率是由某些特有基因所致,但由於有女性作為對照組,她們有著同樣的基因特點但不定期飲酒,也沒有高發病率。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邏輯關係。 研究發現,與偶爾飲酒的男性相比,經常飲酒的男性發生各類疾病的整體風險明顯更高,住院次數更多。 俗話說小酒怡情,大酒傷身。適度飲酒一度被認為有保護作用,例如可以降低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但這次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這類保護作用不存在,適量飲酒與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不存在關聯。 報導指出,這次研究的結論還表明,經常飲酒,不管是否酩酊大醉都會對健康產生多方面的危害,可引發的疾病高達61種。研究還對酒精攝入量與61種疾病給出初步的定量因果關係,即平均每天每增加約4杯酒的飲用量可以導致28種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疾病風險增加14%,導致33種新發現有關的疾病風險增加6%。 作者之一、牛津大學副教授愛奧那·米爾伍德說,證據更加清晰地表明,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球範圍內,酒精使用不當都是導致健康問題的重要因素。 基於研究結果,團隊負責人之一、北京大學流行病學專家李立明教授指出,男性的飲酒量正呈上升趨勢,這項大型合作研究表明中國需要更嚴格的酒精控制政策。 圖/現代中式酒。維基百科,由 Steve Evans from Citizen of the World - China: Wine, CC BY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5839172
波新聞
倫敦至北京大興 南航直飛航線正式開通
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新華社報導,中國南方航空CZ674航班當地時間7日晚從英國倫敦希斯洛機場起飛前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標誌著南航倫敦至北京往返直飛航線正式開通。 報導指出,南航北京大興往返倫敦希斯洛航班每週7班,由空巴A350機型執飛。去程CZ673航班11時55分起飛,15時45分抵達希斯洛機場;回程CZ674航班22時30分起飛,次日15時25分抵達大興國際機場(以上均當地時間)。 南航預計,該航線往返航班每日可為兩地輸送逾600名旅客。落地北京後,旅客可銜接飛往廣州、深圳、廈門、重慶、長沙等國內城市的航班,也可通過大興樞紐前往東京、大阪、塔什干等國際目的地。 南航倫敦營業部總經理陳珂說,公司根據國際航線發展需要,圍繞旅客出行需求,進一步擴充在北京的運力投放,促進兩國人民深入交往。 2022年8月,中英兩國恢復直航。2023年以來,兩國航空公司紛紛加快恢復直航航班的步伐。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