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中市少年隊呼籲:詐欺車手有刑責、網路求職陷阱多 小心成詐騙集團幫兇

Vendor Icon

News586 傳媒

8 月. 08, 2023

【特派員孫崇文、特派記者林惠貞報導】

青少年利用暑假期間尋求打工機會,但要小心還沒賺錢反而先被詐騙或利用,詐騙集團看準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利用網路以優渥待遇及誇大不實的徵才廣告吸引年輕人應徵,如果誤入陷阱,除了財損外,有可能因為擔任車手、取簿手而成為詐騙集團的幫兇,不可不慎;另外擔任詐欺車手是有刑責的,且須負損害賠償責任,切勿聽信「短期可輕鬆獲利、被捕刑責輕」等話術而擔任詐欺車手。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少年隊日前查獲 3 名少年車手,其中 17 歲少年藉宮廟陣頭場合招攬另 2 名 16 歲同校高中少年,一同加入詐騙集團,17 歲少年擔任車手頭,指揮另 2 名少年至超商領取內裝有被害人求職被騙的提款卡包裹,得手後將提款卡交予詐騙集團上手,涉案少年遭警方查獲時相當後悔,本想只是打工兼差代領包裹賺點零用錢,沒想到竟誤觸法網,成為詐騙集團幫兇。

詐騙集團大多以短時間獲利、代收包裹及其他像是短期打工、商借帳戶、擔任接線生等手法招攬少年,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統計 112 年 1 至 6 月查獲詐欺車手 864 人,其中少年占 87 人 (10.07%),在 87 人中設籍本市少年 58 人 (67%),另居住在其他縣市卻在臺中市從事詐欺車手,而遭臺中市警方查獲的有 29 人 (33%); 另分析少年加入詐欺車手動機及管道,明知仍從事詐騙行為 57 人 (66%),被利用從事詐騙工作而不自知 30 人 (34%),以透過網路訊息加入詐欺車手占 64%最大宗,其次為透過同學、朋友介紹加入詐欺車手占 35%。

現在正值青春專案期間,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少年隊隊長高嘉陽特別呼籲,未成年擔任詐欺車手,被害人可依據民法第 187 條提起民事訴訟向詐欺車手的父母請求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另少年事件處理法第 84 條也有相關處罰,法官可能會裁定少年的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必須接受 8~50 小時的親職教育輔導,如果沒有完成相關課程,還會有 6,000~30,000 元的罰鍰。之前有案例係未成年詐騙車手僅分得 1 萬元,卻遭法院判決父母須連帶賠償被害人 230 萬元。所以千萬注意不要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成為詐騙集團的幫兇,找工作不成反而因此吃上官司,得不償失。另外父母及家長也應多注意孩子在外行為及交友狀況,避免淪為犯罪工具,警方將持續針對詐騙集團幕後成員加強查緝。若發現可疑請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110 電話查證或洽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專線電話:0800777888。

 

延伸閱讀:【焦點傳媒社

 

author avatar
News586 傳媒
貼近民生、反應民意,以最新、最熱、最吸引的正面報導,領導新面貌。News586 為正派經營新聞媒體,期以來跳脫傳統紙本以電子報及彩色紙本新聞出版為型態經營;近年台灣政經革新、社會開放、資訊發達、媒體更邁向多元化,本報因應環境,滿足廣大讀者需求,積極提升品質、更新形象、充實內容、擴大與入口網路結合,以增加新聞曝光度及點閱率。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