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台南成醫心臟節律器新導線可保命

Vendor Icon

波新聞

台南成醫心臟節律器新導線可保命

8月. 16, 2023

波新聞─翁順利/台南

台灣每年平均約2千多人放置人工心臟調節器,台南成大醫院指出,近年來醫界致力將放在右心室心肌表淺的導線,改往更深層的左房室束分支附近放置;「左束支區域起搏」的效果,更符合人體電生理訊號傳導,去年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證實,新操作方式能讓心臟有更好的血液輸出量供應。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鄭朝允醫師指出,一般人每分鐘心跳脈搏約60-100下,當心跳低於50,心臟可能無法有效供應全身器官所需的血液養分,因此會產生頭暈、疲勞,尤其運動時會覺得乏力,嚴重時會暈厥、意識喪失,甚至危及生命。棉種面臨心臟「缺電」的狀況時,就該考慮放置人工心臟節律器了。

他說,異常的心臟傳導系統有時會隨之回復正常,但有時仍有心跳過慢的情況,這時就該考慮放置人工心臟節律器,讓心臟回復正常的心跳。臨床上可以安排24小時連續心電圖或7-14天的連續心電圖監測,甚至有監測時間長達3年的植入式心律紀錄儀,以證實臨床症狀與心臟節律異常之間的相關性。

人工心臟節律器內含電池、電路板和細長導線,通常會放置電池在胸部左側或右外側鎖骨下方的皮下筋膜處;須避開會產生大量電力或磁力的機器或場合,如大型發電機或短波熱療,當身體出現不適或異常時,應立即離開該場所;在進行磁振造影檢查之前,務必告知心臟科醫師,以適當的安排調整。

他提醒表示,放置人工心臟節律器後,至少3-6個月定期回門診檢查節律器狀態,也應每日早上記錄心跳脈搏次數,來判斷電池是否即將沒電,是否需要換電池。

author avatar
波新聞
波新聞於2017年9月1日在高雄成立。隷屬文青農實業有限公司,架構分為新聞區、專題區及影音區,報導與社會大眾相關的民生訊息,秉持傳遞正向訊息、提升正向能量、波動良善之心、共同關懷弱勢,讓社會更加祥和與美好。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