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國經典小說,除了海明威、史蒂芬·金、馬克·吐溫、梭羅……,你還會想到誰?連夜舉辦的宴會、紐約街景的刻畫、坐落於長島西卵的豪宅,沒錯,這是史考特·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 翻閱《大亨小傳》,除了最引人注目、為這小說帶來聲譽的高超寫作手法,三對男女彼此交錯的情感糾葛也是一大看點,而追溯起費茲傑羅的一生,又會在一些細節中,發現小說元素的來源。 費茲傑羅身長在潦倒的家庭,後又因《塵世樂園》的成功,來往宴會場合,遇上了名門才女賽爾妲·莎爾,躍升上流社會。但所謂門當戶對,來自兩個相距甚大的家庭,這段婚姻除了不受待見,更經歷了許多摩擦碰撞,嗑嗑絆絆,終究是滾摔了一身遍體鱗傷。 費茲傑羅為了支撐起上流階級龐大的開銷,不停地撰寫他自認毫無價值的作品,以勞力時間換取金錢,再加上妻子精神疾病的開銷與女兒求學的費用,他不斷透過酒精麻痺身心,逼迫自己生產出小說、散文、劇本等多種文類,基本上為了賺錢,他什麼都寫。 在其中,包含費茲傑羅自身發跡的經歷、盛大舉行的宴會、「美國第一輕佻女子」又是俱樂部賽事明星的妻子等,種種記憶構成了追尋《大亨小傳》起點的蛛絲馬跡。而現在,不妨讓我們跟著費茲傑羅的腳步,在美國大陸上探索費茲傑羅與《大亨小傳》若即若離的蹤影。 穿越1920年代 來一趟紐奧良爵士尋根之旅 史考特.費茲傑羅是美國1920年代的代表性作家,他在這段時間陸續創作了《塵世樂園》、《美麗與毀滅》、《大亨小傳》等經典作品,深刻描繪了一戰後美國社會結構與世代的變化,而這個時代又被稱為「爵士時代」。事實上,費茲傑羅的許多小說都與爵士時代或爵士樂脫不了關係,《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的就是以爵士樂的發源地--紐奧良為背景。 紐奧良建於1718年,在法國殖民期間由密西西比公司建立自今,受到不同的殖民風俗及非裔移民的文化影響,孕育出獨特的人文風情,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建築與歷史遺產隨處可見,而爵士音樂更是在這樣的文化融合下發展而成。 這座城市到處都可看到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這個名字,如果你是搭飛機抵達紐奧良,你會從路易斯.阿姆斯壯國際機場進入這座城市,市區中有一座知名的路易斯.阿姆斯壯公園,也是以他命名,阿姆斯壯的雕像就位於公園的正中心。這座公園也是第一屆紐奧良爵士與遺產節的場地,包括紐奧良市政禮堂 (Municipal Auditorium) 、瑪哈莉雅·傑克遜演藝劇場(Mahalia Jackson Theater of the Performing Arts)、剛果廣場(Congo Square)均座落其中。 看到剛果廣場這個名字,不禁讓我們穿越時空到18世紀,當時這裡還是法國和西班牙殖民的時代,來自非洲的奴隸只有在星期日的短短半天假期,能夠自由的在這個空間內盡情唱歌跳舞,伴隨著思鄉的音樂與節奏。許多人都相信,爵士樂的雛型就是在此處帶來的歌唱、舞蹈以及樂曲的碰撞下而誕生的,不僅結合非洲的節奏音樂,也融合了印地安、西班牙與法國的音樂風格。 [caption id="attachment_12637" align="aligncenter" width="1999"] 紐奧良是爵士樂的發源地,大街小巷與餐廳酒吧都可欣賞到不同風格的爵士樂(圖片來源:Preservation Hall臉書)[/caption] 與公園只有一街之隔的是法國區(French Quarter),不管在大街小巷或餐廳酒吧內,到處都可欣賞到不同風格的爵士樂,例如在波本街(Bourbon Street)的街頭藝人比較隨興,以打擊樂器製造強烈節奏感,以精品、藝廊、高級飯店為主的皇家街(Royal Street),則有高水準的街頭爵士樂團做專業演出,另外也可到法國區的東北方的法國人街(Frenchmen Street),到餐廳與酒吧享受現場爵士演奏,或者到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搭乘蒸氣船,一邊欣賞岸上風光一邊感受爵士藍調的浪漫氣氛。 如果要欣賞更正統的紐奧良爵士樂,則可到法國區中心位置的典藏廳(Preservation Hall),每晚都有典藏廳樂團(Preservation Hall Band)的精彩演出。演奏廳不大,可以隨意站立或席地而坐,表演過程中演出者與台下常有熱情互動,會一起打拍子或接力唱歌。這裡除了固定演出外,也肩負著培育下一代爵士音樂家的責任。 每年四月下旬,這裡也會舉行為期兩週的紐奧良爵士音樂與遺產節(New Orleans Jazz and Heritage Festival),自從1970年著名的福音歌手Mahalia Jackson和鋼琴爵士大師Duke Ellington發起第一屆紐奧良爵士音樂節後,每年這裡都會散佈歡樂的爵士音樂種子,對世界各地的音樂家與樂迷來說都是重要盛事,表演曲目相當多元,不僅可以聽到爵士與藍調音樂,也包括福音、民謠、搖滾樂及饒舌樂。 在長島體驗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 《大亨小傳》的背景地! 相信對《大亨小傳》稍為了解的讀者,一定對故事中耀眼奪目的紐約上流社會印象深刻。它的故事背景發生在紐約長島虛構的西卵與東卵區,在現實中,來到這兒的旅者往往被鄰近富麗堂皇的紐約市奪去目光,然而長島本身也是個迷人的渡假勝地。 海灘、豪宅、葡萄酒,來到長島不能錯過的三大名勝。從南部的長灘(Long Beach)開始,無論是衝浪、浮潛、甚至空中飛人,長島海灘豐富的海上娛樂絕對能滿足度假需求。搭乘渡輪來到附近的火島 (Fire island)上,櫻桃林(Cherry Grove)是世界上最受觀迎的LGBT天堂,北有蒙托克鎮(Montauk)以衝浪聞名,長島最東的燈塔就在這裡。 [caption id="attachment_12634"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在漢普頓附近,有一個大鴨子(The Big Duck),由建造者Martin Maurer為了賣他的鴨子於1931年所建。起碼有20英尺高的鴨子可說是非常顯眼,在聖誕節會幫他掛上花環,非常值得一看。 (圖片來源:長島官網)[/caption] 有著規劃完善的遊覽路線,單車或許是長島上最適合旅人的交通工具,騎著單車沿路旅行,迎面吹來的溫暖微風會讓你以為來到西歐。得益於類似法國波爾多的氣候,長島東區分布著大量的葡萄園,因此也是享譽盛名的葡萄酒產地。此外,北區的黃金海岸(Gold Coast)也是必訪景點,上個世紀初,來自紐約的富商貴族們相中了長島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爭相買走大片土地、投入大筆資金建造了數不清的奢華宅邸,因而得名。雖然貴族們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衰敗、離開,留下的大量豪華莊園依然讓旅人們可以一窺當時金碧輝煌的上流社會一角,著名的奧斯卡城堡奧赫卡城堡 (Oheka Castle) 、老韋斯特伯里花園 (Old Westbury Gardens)、漢普斯德宅邸(Hempstead House)等等,數不清的歷史驚喜等著旅人發掘。 儘管費茲傑羅只在長島待了短短兩年,卻也足夠他取材並構思「大亨小傳」——在紐約近郊的長島一直以來都是紐約人士理想的渡假勝地,讀者們若有機會,不妨造訪長島,體驗一把紐約上流人士紙醉金迷的度假生活! 遲來的風光:移葬聖瑪莉教堂 「於是我們奮力逆水行舟,浪卻不斷將我們推向來時路。」(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費茲傑羅《大亨小傳》 多少人為《大亨小傳》中的美國夢所癡迷過?浪漫瑰麗,紙醉金迷,如同費茲傑羅荒唐的一生,抑鬱不得志,落魄的沉醉於燈紅酒綠,每天灌下30瓶啤酒或大量琴酒來麻痺自己,最後也因酗酒導致心臟病發而逝世。身為好友的海明威曾說過:「費滋傑羅其實並不喜歡派對,也不喜歡那些人,但他不得不喝下超過自己酒量的酒。」 [caption id="attachment_12635" align="aligncenter" width="2560"] 小說家的墓石銘刻著的書中名言為費茲傑羅的一生下了註腳。海浪不斷拍打,最後回歸岸上。(圖片來源:theclio.com )[/caption] 儘管《大亨小傳》在他辭世後大賣,他的小說對當時面臨經濟大蕭條的人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滿紙荒唐,因距離現實生活過於遙遠而滯銷。於是費滋傑羅只能不斷投稿短篇小說到雜誌上,最後甚至到好萊塢編寫劇本,另謀生路。「他很懂得把作品改成適合雜誌刊登的樣子,這使我大為吃驚,我說我認為這和賣淫沒有兩樣。他贊同,但他說他不得不。只有手頭寬裕了才能寫有深度的作品。」海明威如此評價他的這段經歷。 1940年費滋傑羅的一生潦草結束。酗酒成性、創作內容冒犯天主教會,因而慘遭教堂回絕,不得葬於位於洛克維爾市(Rockville)的聖瑪莉教堂(St. Mary Church)。直到二次大戰後,他的文學地位逐漸受人推崇,收穫了生前無法觸及的名利榮光,1975年終於允許他與妻子從洛克維爾聯合公墓(Rockville Union Cemetery)移葬至此。 享盡美國富豪的紙醉金迷 大亨小傳中的奢華體驗 《大亨小傳》是美國現代文學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本書,深受讀者喜愛。這部費茲傑羅(F. Scott Fizgerald)在1925年所寫的一部以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中篇小說已經被改編成了電影四次。最新的電影版巴茲魯曼執導,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凱莉·墨里根、陶比·麥奎爾等主演。故事發生在1920年代。窮小子尼克來到紐約,遇見了有錢的蓋茨比,見證了沉迷於金錢的上流社會,以及被世俗和物質慾望摧毀的蓋茨比與心上人黛西的愛情。 面對這樣的上流社會,電影也用極其奢華的場景來表達。 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肯定會問,1920年代的美國富豪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那麼,羅德島州的新港市,便能讓你一探究竟。 [caption id="attachment_12636" align="aligncenter" width="1660"] 聽濤山莊是羅德島范德比爾特家族最大的豪宅,建成後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豪華的建築」。(圖片來源:newportmansions)[/caption] 羅德島擁有范德比爾特家族最著名的私人城堡區。在鼎盛時期,范德比爾特家族擁有超越整個美國的財富。目前共有10棟別墅向公眾開放,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聽濤山莊(The Breakers)和大理石屋(Marble House)。 聽濤山莊是羅德島范德比爾特家族最大的豪宅。聽濤山莊依海而建,依山傍海,日日夜夜都能聽到大海低沉的聲音,故名聽濤山莊。別墅的牆紙和燈光部分受到法國路易十五風格的啟發,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家具、用意大利大理石裝飾的遊戲室和在巴黎手工打造的音樂室。 當然,也擺飾著很多著名的藝術家作品,如手繪和雕像。至於大理石屋,其本身就是最奢侈的部分。裡面和外面的所有材料都是大理石。建成後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豪華的建築」。1972年版的《大亨小傳》就是在大理石屋中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