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好報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嘉義市長黃敏惠同一人四度當選同一縣市首長,創台灣地方自治史紀錄,26日舉辦就職五周年記者會,以「新永續・出發!」為題,細數市府團隊與國際同步,以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指標為施政基底,擘劃嘉義市十大旗艦計畫藍圖,建構韌性城市、活化土地再利用,打造低碳永續的健康家園的豐碩成果,並強調未來將透過「跨域交流、城市加速、影響擴大」三部曲,建構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幸福嘉義市。
黃敏惠回顧一年來市政建設成果,指出嘉義市接連推動重大橋樑如通港橋及軍輝橋改建,打通番仔溝橋通洪斷面;以東義路及盧山橋改建工程改善區域的積淹水問題,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及優良工程金安獎雙金肯定。持續整建雨水下水道,建置率已近8成,污水下水道接管戶數,5年來突破萬戶飆升近20倍。
市區鐵路高架化縫合鐵路沿線兩側發展進行中,黃敏惠不忘呼籲中央兌現鐵高全額補助的承諾;湖子內區段徵收各大公共工程陸續動土完工,形塑優質生活環境,已成為嘉義市新興蛋黃區;位居市區精華地段的建國二村、復興新村以市地重劃,帶動東區大進步;推進民族國小西側土地公辦都更,成為中彰雲嘉首件公辦都更成功招商案例;除「友忠好室」、「博愛安居」、「安寮好室」3處500戶社會住宅,嘉義市配合中央再提供三處公有土地興建社宅,落實居住正義。
嘉義市打造低碳永續的健康家園,100%市區電動公車自2020年上線以來搭乘人次5倍成長,突破60萬;全市共146站的公共自行車Youbike,里里有站點,上線至今突破415萬騎乘人次,周轉率每車超過4轉,非六都第1名;迄今「零」單車失竊率紀錄,全國唯一;嘉義市積極爭取交通平權,嘉義TPASS 399通勤月票也將在明年1月啟用,服務範圍擴及雲嘉嘉南。
2023年每位新生兒的生育津貼從1萬4,000元提高為2萬2,000元;領先全國,編列預算讓嘉義市國中生都可以免費接種HPV疫苗。啟動全國第一個「樂齡勇壯城」,帶領50歲以上勇壯族勇敢追夢、享受第3人生,更以全台首創「樂齡勇壯口腔保健選拔賽」,鼓勵銀髮族注意口腔保健,維持生活品質。增編7000多萬元經費,積極推動多元身障福利服務,促進社會參與。
嘉義市成功爭取東西區各一運動場館,西區全民運動館於今(2023)年11月開工動土,預計2025年下半年完工。嘉義市首座寵物公園今年於東區的綠映水漾公園正式啟用,明年西區也將再增設一處寵物公園,提供毛親子同樂空間。繼文化公園IKEA快閃店,番仔溝公園內老屋新生,全新品牌概念店「Day Day」串連文創園區與番仔溝公園「雙園計畫」起點,帶動文化新絲路計畫啟航。
嘉義市首創以縣市層級課程治理,發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動教育指引,全市國中小各校據以發展特色課程;跨局處成立「嘉義市食農教育推動會」結合產官學力量共商嘉義市2023至2027年食農教育執行政策,今年起全市國中小學學校午餐採用幸福嘉義米,支持在地農業及國產優質米糧,減少碳足跡。
嘉義市連續4年舉辦「有事青年行動競賽」,鼓勵高中職或大專院校學生行動,3年來連結10項SDGs發展目標,成功扶植來自全國30所學校、73個青年團隊實踐投入,並與全台最大的線上學習平台「Hahow好學校」合作,讓民眾線上「在嘉學」,開創全嘉數位學習新世代。
阿里山林業奠定嘉義市「木都1.0」基礎,推動「舊屋力計畫」、「老屋卸妝計畫」十年有成,許多年輕人返鄉移嘉創業,創造「老屋經濟」,同時也持續發揮木屋固碳的價值;嘉義舊監宿舍群則「以修代租」,建立「木都 2.0 工作聚落」,以地方創生助攻城市創新。市府並透過公告「具人文或歷史風貌之相關區域」,讓民眾得以申請經營民宿;同時以中正路(二通)為中心向外擴散,補助特色店家形象再造、培養在地青年導覽專業,為舊城創新生;建構「女力Chia 活力嘉」平台讓嘉義女性社會企業創業夢想具體實現。
嘉義市公共債務為零,普發振興消費現金2000元;2020年結合天文盛事「日環食」展現教育力,嘉管31再創高峰,成為有史以來含金量最高的一屆;以城隍夜巡、白沙屯媽祖來嘉贊境等宗教盛事串聯食宿遊購行;購物節鼓勵民眾使用電子支付、數位消費,將永續觀念融入消費習慣。在精采活動攻助下,嘉義市旅宿業住宿人次連年突破紀錄,現已累積176萬2,285人次,諸羅山盃少棒賽、管樂節等亮點活動年末齊發,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嘉義市依循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指標,跨域整合,以永續發展作為城市治理主軸,擘畫十大旗艦計畫藍圖,從「以人為本」和「市民有感」出發,「生活新路網」超前部署交通大建設,「西區大發展」連結產業生活圈,透過「文化新絲路」2.0與「舊城創新生」帶動產業發展,培養「影視新協力」促進城市行銷與觀光人潮,持續「青世代磁吸」帶動創新動能,用「文化新基地」打開多元藝文能量,向下扎根「教育新世代」,打造「樂齡勇壯城」搭建全齡健康好環境,邁向城市「新永續淨零」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