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

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

Vendor Icon

波新聞

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

6月. 06, 2024

作者:許添財、陳世憲

2025年4月商研院(CDRI)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指標系統呈現,同行指標綜合指數於今(2025)年第1季持續下行,經標準化的循環綜合指數來到4月的-0.4828個標準差,並預測到2025年10月會持續降到-1.1683個標準差。趨勢顯示,今年下半年的商業服務業景氣步入衰退之風險極高,亟待施以即時有效之抗衰對策。

領先指標綜合指數也終於在前(2023)年6月觸底,反彈上升力道有增無減,而於12月脫離-0.5個標準差的歷史經驗衰退區,更於去(2024)年6月轉負為正,來到今(2025)年4月的+0.8504個標準差,顯示景氣循環變動將再往上提升。

本景氣循環指標系統的「同行綜合指數」與「領先綜合指數」再度發生類似受到疫情干擾時的「背離」現象,同時經過標準化後的循環指數變動速度比較,「同行綜合指數」的下降速度遠快於「領先綜合指數」的上升速度。顯示商業服務業的景氣循環變動正遭有別於一般總體經濟因素的影響,有待於深入商業服務業內部的結構或外部的特殊干擾等因素加以探討,以便尋找可能的有效抗衰對策。

本期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變動分析之重要政策蘊含:

一、市場供給面改革:勞動市場與金融市場

二、全面智慧化生產力革命

分析如下:

1.追蹤本波段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下行向衰的重大轉折,發生在去年第4季。

a.在去年第3季時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仍然上行,雖然當時已提醒「住宿餐飲業」之“景氣變動已由遲緩轉為衰退之兆”與「服務業就業員工人數」“自5月起成長幅度減緩,景氣循環趨勢逐漸出現下行風險”。但到了第4季,「實質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轉而下行,而且走勢仍然上行的「批發及零售業」與「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實質消費」的增勢也見減緩,造成綜合指數轉折向下。這些新走勢都持續在今年第1季「惡化」。

b.在領先指標方面,去年第3季只有「運輸及倉儲業」是下行的,但到第4季,就有「商業服務業僱員淨進入率」與「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加入下行的行列;而且仍然上行的「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件數(倒置)」與「金融及保險業」的增勢也同時微見減緩。結果,領先指標循環綜合指數雖未真正轉折向下,但其指標結構的變化對同行指標綜合指數都可能產生影響。

c.再進一步觀察指標的市場行為屬性,問題明顯發生在:

(1).就業市場。到今年4月,同行指標「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已連續14個月的下行;領先指標「商業服務業僱員淨進入率」也在其後4個月轉為下行,同時「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件數(倒置)」的上行速度則見減緩。這印證同行指標「住宿餐飲業」首先因缺工而阻滯成長,可解釋成缺工致「服務業就業人數」的成長率下降,反饋到相關就業的領先指標也跟著下行或變遲緩。顯然地,是勞動市場供給面出問題,再影響到需求面。這在政策蘊含上,是需進行勞動市場供給面的改革。否則,問題持續惡化後,會轉而衝擊消費市場需求面,終於演成總體經濟景氣的衰退。

(2).金融市場。同行子指標「實質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在去年第4季轉成下行趨勢,這顯然是央行基於某些正當且需要的政策理由,限制了原來幾乎放任狂飆的房地產業「真需求」與「假需求」的再成長。上述的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下行,加上貨幣與信用政策的限縮,也反饋到對領先子指標「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變動的影響。

(3).再綜合上述,勞動市場供給面與金融市場供給面因素「應是」這次商業服務業景氣變動走勢,「背離」領先綜合指數走勢的基本原因,與上次循環波段受疫情干擾而「背離」的性質與原因均不相同。

2.當前川普發動關稅戰,其真正的目的在企圖恢復美國失去已久已深的生產力優勢。這當然是川普想要,也是不得不要做的一場體制性的「生產力革命」。

目前情勢與可能演變,盡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可預測性的「征途」上。加上瀕臨隨時可能引爆的地緣政治衝突風險,防範進一步的「世界經濟大戰」更不能不加用心。我們台灣不只不能倖免其中,且是經濟戰的核爆中心可比擬。

出口貿易固然是我們經濟成長的火車頭,關稅提高必然衝擊到其成本與價格,但更根本的是,我們可擅加運用的晶片科技與充裕資本優勢,進行一次借力使力的「工業、服務業甚至農業」全面智慧化生產力革命。唯有生產力全面提高了,才能經得起這次的關稅戰,甚至「經濟戰」(包含科技戰與金融戰等)的嚴峻挑戰。

數位經濟時代來臨,我們台灣獨具優勢與機會,宜從長計議,全面的生產力革命,併同解決台灣沉痾已久的制度結構、資源配置與分配的嚴重不均衡問題。

綜合分析與預測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Commerc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商研院,CDRI)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Coincidental Cyclical Composite Index for Service Industry,CCCIS)於2022年8月出現底谷,綜合指數為 -1.0089個標準差,到去(2024)4月來到高峰,為+0.7253個標準差,到今(2025)年4月已降為-0.4828個標準差,預測到今年10月會持續降到-1.1683個標準差。顯見商業服務業景氣將在下半年將持續下行,甚至有進入衰退之虞。(參見下圖一景氣循環同行綜合指數趨勢與預測,與附表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今(2025)年第1季的經濟年成長率5.48%,經濟成長動能主要為民間投資,成長了20.77%,貢獻度高達4.43個百分點;其次為淨輸出,成長了5.58%,貢獻度為0.77個百分點;再者是民間消費,成長了1.36%,貢獻度為0.63個百分點。此次在總支出結構上產生了大變化,民間投資與淨輸出恢復動能,民間消費則見相對見拙,另外存貨變動嚴重負成長與負貢獻度,需加注意其真正原因。(參見下表一)

再從產業別觀察,在今年第1季5.48%的GDP年成長率裡,服務業成長率2.67%,明顯小於工業的10.12%,同時服務業貢獻度1.61個百分點也明顯低於工業的3.81個百分點,更彰顯工業與服務業對經濟成長貢獻程度的再易位。

表一 2025年第一季部門別經濟成長率與貢獻度

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國內生產毛額

(GDP)

民間

消費

政府

消費

民間

投資

政府

投資

公營事業

投資

存貨

變動

淨輸出

2024年第一季

5,638,842

2,781,242

707,800

1,197,987

127,495

72,492

13,039

735,567

2025年第一季

5,948,001

2,819,056

710,895

1,446,758

129,695

74,902

-22,729

776,626

成長率

5.48

1.36

0.44

20.77

1.73

3.32

-274.32

5.58

貢獻度

5.48

0.63

0.06

4.43

0.05

0.05

-0.52

0.77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商研院景氣預測小組計算。

表二 2025年第一季產業別經濟成長率與貢獻度

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國內生產毛額(GDP)

農業

工業

服務業

2024年第一季

5,638,842

67,324

2,068,069

3,485,963

2025年第一季

5,948,001

66,027

2,277,299

3,578,865

成長率

5.48

-1.93

10.12

2.67

貢獻度

5.48

-0.03

3.81

1.61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商研院景氣預測小組計算。
author avatar
波新聞
波新聞於2017年9月1日在高雄成立。隷屬文青農實業有限公司,架構分為新聞區、專題區及影音區,報導與社會大眾相關的民生訊息,秉持傳遞正向訊息、提升正向能量、波動良善之心、共同關懷弱勢,讓社會更加祥和與美好。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