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SB60直擊/台灣人波恩會議演說 首次用「台語」站上國際舞台發表

Vendor Icon

創新聞

6月. 07, 2024

6位台灣人在波恩會議發表在台灣做永續的故事。圖/亞太永續國際學院提供

【創新聞記者 陳維鈞/德國波恩 報導】每年6月,正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召開德國波恩氣候變化會議的時間。今年的會議於6 月3至13日舉行。台灣民間也一群專家、學者、NGO組織和企業們,組成20人參訪團到大會發表演說。

SB60台灣人台語發表影音: https://unfccc-events.azureedge.net/SB60_99758/agenda

其中六位台灣人,帶著緊張的心情,走進了聯合國波恩會議現場的Nairobi 4會議室,用「台語」向全世界發表台灣在SDGs及ESG上的耕耘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突破,也是台灣的第一次,台灣人用「台語」在聯合國的官方正式場合,發表自己的永續故事,雖然主辦方一度驚訝,但還是允許了6位台灣人全程用台語發表演說,讓所有團員相當興奮!

台灣民間參訪團會後與聯合國執行秘書simon emmanuel kervin stiell交流。圖/亞太永續國際學院提供這個發表的主題「是Formosa’s Language & Formosa’s Sustainability」,主導這次發表台語計畫的是亞太永續國際學院的老師林英杰,發表者有創新聞負責人陳維鈞、亞太永續國際學院薛宇靜、法國青年永續組織成員陳憶嵐、倡議人唐詩偉、東方超捷黃吉祥。

「謝謝國外NGO組織的幫忙」,林英杰表示,8年來為了參與全球氣候變遷大會,不管是COP或是會前會的波恩會議,經歷了無數次的挫折,前期來「看的到進不去」,每一年從被阻擾中進步一點,後期有外國NGO幫忙,從可以進去5分鐘發言,到這兩年有所突破,台灣民間專家或NGO組織可以整團共同發表,他坦言「感覺真好」!

台灣民間參訪團會後與聯合國執行秘書simon emmanuel kervin stiell交流。圖/亞太永續國際學院提供台灣民間參訪團會後與聯合國執行秘書simon emmanuel kervin stiell交流。圖/亞太永續國際學院提供

其中薛宇靜發表「被遺落的角落」,她表示,因緣際會得知東南亞海上遊牧民族「巴瑤族」的困境。它們是一群被世界遺棄的民族,沒有國籍,大部分人民都居住在海上不能靠岸,世代生存依賴捕魚為生,非常貧困沒有先進的設備協助,只能以自由潛水方式和簡單設備捕魚賣貨,為了克服深海中水壓,從小就需要破壞耳膜,造成晚年聽力下降,甚至聽力完全喪失,生活相當貧困。

亞塞拜疆舉辦COP29 之前,在德國波恩先行預備會。圖/陳維鈞攝亞塞拜疆舉辦COP29 之前,在德國波恩先行預備會。圖/陳維鈞攝

薛宇靜說,聯合國在SDG及ESG的議題上,對「S」(社會)相當注重,因此想藉由大會告訴大家「巴瑤族」的處境,為他們發聲,希望能有大型企業在做SDGS時,願意在民生物資上協助他們。

這次的波恩會議重點,必須討論如何幫助貧窮國家的財務救援,美國和歐盟的金錢援助進度,中國和目前被認為富裕的的海灣產油國也必須表態,這些重要的決議將有助於下一次氣候變遷大會的進展。

author avatar
創新聞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