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客座評論:大選後的極右翼黨是否能成為北京的助手?

Vendor Icon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

6月. 08, 2024

(德國之聲中文網)幾十年來,民粹主義者一直在崛起。而這跟世界民主的發展不順也有著直接的關系。應該承認,民主國家二十多年來在處理反恐、阿富汗的重建等問題犯下不少錯誤,同時,又無法預先有效地防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造成了由於戰爭給世界經濟特別是歐洲的經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國際難民的激增,歐盟一些國家的通貨膨脹,公民部分的貧困化,這些都大大助長了民粹主義的發展。當代民粹主義已在大多數歐洲社會扎根,並漸漸地在改變西方民主的基礎。

親北京的極右翼黨

民粹主義者傾向於在解決問題時選擇替罪羊:社會精英、移民、外國人、穆斯林等等。同時,他們也迷信權威式人物。

民粹主義有各種各樣,而極右翼的民粹主義無論在歐洲還是在美國則顯然更佔上風。有意思的是,在親北京立場上,極左派跟極右翼並無太大區別。”盡管極右翼的“認同與民主”(ID)黨團和左翼團體在意識形態上存在差異,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都傾向於中國。雙方一般都回避明確提及中國,但其中的論點和建議與中國的利益一致。

從上一屆的歐洲議會來看,極右翼的“身份與民主”黨團跟極左翼的“歐洲議會左翼”黨團一樣,在歐洲議會任期內對中國議題的態度,體現了對中國政府好感。

勒龐的盟友也是北京的盟友: 曾兩次競選總統失敗的法國極右翼領導人瑪琳娜-勒龐(Marine Le Pen)的忠實支持者批評了歐盟的對華政策,稱其過於緊密地將歐洲與美國聯系在一起。來自國民陣線的歐洲議會議員蒂埃裡-馬裡亞尼(Thierry Mariani)譴責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對台灣的訪問,認為這是一種挑釁。勒龐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的主要候選人喬丹-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也質疑集中討論香港問題的必要性,他在2019年說:”在我們卷入中國在香港的所作所為之前,讓我們運用常識,首先擔心中國在歐洲的所作所為"。

而在德國, 極右翼的德國選項黨(AfD)也有如此傾向。陷入醜聞歐盟議會主要候選人馬克西米利安-克拉(Maximilian Krah)在醜聞之前,無論是在一帶一路議題上,還是在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上,在歐盟議會上經常扮演了一個中國代言人的角色。

當然,上一屆歐盟議會裡極右翼和極左翼對中國的青睞,跟中共有意在這方面做分化的努力也有著直接的關系。 僅以德國為例。早在2019年,北京有關部門專門邀請了德國的AfD 在歐盟的議員馬克西米利安-克拉免費去了一次中國。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在柏林特意會見了左翼黨的一些資深議員,其中包括左翼黨聯合主席、德國左翼黨領導人馬丁-施爾德萬(Martin Schirdewan)。

幾個關鍵問題

即便在下一屆的議會,以下幾個議題是中歐關系必須過的坎。首先是烏克蘭戰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和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2023年歐洲中國會議”上表示:“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將決定未來幾年的歐中關系。”

貿易方面,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補貼的調查,很快就會有結論。 此外,歐盟貿易部門對香蘭素、馬口鐵和鋼管等不同產品發起了不下 13 項新的調查。歐盟認為中國的經濟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它在全球市場上造成了產品過剩。而中國政府則將電動車調查視為明顯的政治工具,並威脅一旦有制裁措施則予以報復回擊。現在還不知道,是否會有一場你死我活的貿易戰。

有關中歐之間的投資協定,歐盟在2021年表示將歷經7年於2020年底談判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 “暫緩”交付歐洲議會審批。不過,歐盟強調暫緩並不代表“中止”協議。當然,該協議的擱淺跟中國的人權問題有著直接的關系。

人權問題上,中歐關系急轉直下主要來自新疆人權議題。2021年3月,歐盟宣布就該議題制裁中國官員。同年,北京也宣布制裁10名歐洲議員、學者及4個實體。2021年5月20日,歐洲議會以599票贊成、30票反對、58票棄權,通過在中國取消對歐盟政治人物的制裁之前無限期凍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批准程序的決議。截至目前,北京仍未解除此輪對歐制裁。2023年,中方有意發出了信號,願意跟歐盟做如此的交易:即中國終止對歐盟議員的制裁,而歐盟則需重新批准投資協議。但並沒有成功。

敏感技術的問題上,作為其新經濟安全戰略的一部分,歐盟正在研究如何保護敏感技術,包括先進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和生物技術,使其免受中國等競爭對手的威脅。這四項技術將成為未來控制出口和篩選對外投資措施的優先目標。布魯塞爾在3月底與歐盟各國首都分享的第一批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現在正尋求 “深化對關鍵技術的聯合風險評估”。由於此事需要采集大量的數據,所以估計最終的結論須在大選後的新歐盟委員會決定。

北大西洋兩岸的關系。 歐盟與美國的關系是否緊密,直接規定了歐盟的中國政策。這一方面體現在“去風險化”。它是跟美國的對華政策的協調下進行的。 還有就是台灣問題,即歐洲是否跟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站在一起。 中國政府上周對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前主席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威斯康星州共和黨人)實施了報復,將其列入制裁名單。這本身也有殺雞敬猴的意思。問題在於,歐洲議會議員肯定也如此做。不知北京制裁是否能忙得過來。

今後發展的可能

選前民調顯示,歐洲人民黨(EPP)與社會黨與民主黨進步聯盟(S&D)很可能依然是歐洲聯盟前兩大黨,合計可達近45%席次;至於保守疑歐派“歐洲保守及改革黨團”(ECR)估計可拿到七十五席,排除德國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後的強硬右派“認同與民主黨團”(ID)六十八席。

根據民調,極右派政黨可望將取得足以影響歐洲聯盟政策的四分之一席次,這樣,勝選的政黨與極右派合作甚至結盟已勢不可擋。反歐盟的荷蘭極右派政黨“自由黨”在去年底的眾議院改選中成為最大黨。 荷蘭並非唯一有民族主義右派疑歐論政黨進軍歐洲議會的歐盟國家,法國極右派領袖瑪琳.勒班的“國民聯盟”、意大利兄弟黨、比利時的“弗拉芒利益黨”以及奧地利的“自由黨”均來勢洶洶與可望增加席次。這種趨勢,對北京總體來說會更有利。

具體來說,歐盟委員會將是否向中國電動車征收關稅的決定推遲到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之後做出。筆者估計,由於德國的極力反對,在加之歐盟議會內的極右翼和左翼黨派的對中國友好,很可能最終以一種不痛不癢的關稅 (如30%)而了結。而且,即便定在7月4日起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臨時關稅, 在這之後,歐盟委員會有四個月的時間與各成員國協商,將臨時關稅變為永久性關稅。 換言之,是否會有永久性關稅,尚無定論。 但即便這樣,歐盟除了德國之外的不少國家可能會增加非關稅的措施,譬如說安全,設置障礙。

遠水暫時救不了近火

實際上,北京現在最關心的是如何把囤積在國內大量貨物包括電動車傾銷到歐洲,因為這可以幫助打破中國經濟的困境。 為此,不僅習近平親自出馬,到法國和其他國家游說,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也在6月2日在希臘雅典表示,如歐方一意孤行,繼續打壓中國企業,中方有權、有足夠能力采取措施,捍衛中企合法利益。而近日也在西班牙訪問的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也多次就中歐經貿議題喊話,進行類似的威脅。

但由於上一屆的歐盟委員會已經制定了一系列中國政策,在各大主要政黨那裡已在內化,很難在短期有明顯的變化。但在一個比較大的時間段內,歐盟的中國政策將會在極右翼政黨的干涉下,有所軟化。 即便這樣,對習近平來說,這依然還是無法滿足他期待的、在歐盟發生立竿見影式的變化。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張俊華

author avatar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
德國之聲中文網每天向您公正、及時地報導天下大事,以及全面介紹德國與歐洲的社會生活。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