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體驗農村生活 愛沙尼亞 Kirke 深化台灣農業特色和文化

Vendor Icon

News586 傳媒

7 月. 19, 2024

〔News586/記者呂明鴻報導〕在東歐愛沙尼亞、家裏農場達 600 公頃、飼養數百海福特牛的國際農村青年代表 Kirke,日前蒞臨嘉義縣番路鄉,番路鄉農會熱情接待並安排了豐富多樣的活動,讓草根大使 Kirke 了解小而美的台灣農村生活文化與產業特色,番路鄉農會在訪問期間特別派出精通英語員工,程陪同接待,由於年輕人的思維加上語言溝通無礙,讓 Kirke 在番路鄉交流零距離,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印象。

 

Kirke 訪問的首站是雲霧繚繞的旭隆製茶場,由三代茶青農林東緯親自帶領,深入了解阿里山茶區茶葉的品種與製茶流程,Kirke 在這裡還體驗了傳統手工製茶過程,尤其最後一道程序將完成的茶葉糰揉為圓球狀再親自以紙包裝封存,最後在紅色宣紙上用毛筆寫下祝福貼在包裝上讓其帶回紀念品嚐,這一體驗讓 Kirke 感到非常特別,也對台灣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隨後來到位於番路鄉轆仔腳的「逐鹿部落」,早期是部落先民逐鹿的地方,鄒語稱為 Veoveoana,意指梅花鹿獵場,因此得名,喜愛動物的 Kirke 在逐鹿文創園區,參與了餵食梅花鹿的活動,這讓他感受到當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此外,對於農產品加工開發有極大興趣的 Kirke 還參加了番路鄉農會「飲冰柿茶集」的柿果子 DIY 活動,體驗番路特產柿子的多種新吃法,這不僅讓她了解了柿子的加工過程,也體會到台灣農產品創新加工的多樣性。

 

來自愛沙尼亞的 Kirke 自小在農場長大,作為一位來自愛沙尼亞的農產品生產和行銷專業學生,Kirke 對台灣農業的發展模式和市場潛力充滿了興趣,她希望透過這次訪問,進一步深化對台灣農業特色和文化的理解與學習。

番路鄉農會總幹事趙幸芳表示,滿意與期待,希望透過這樣的國際交流活動,為未來的國際合作與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一步促進台灣農業朝國際化發展,番路鄉農會期待未來能夠與更多國際友人進行類似的交流活動,共同發掘世界各地的農業文化與發展趨勢。

author avatar
News586 傳媒
貼近民生、反應民意,以最新、最熱、最吸引的正面報導,領導新面貌。News586 為正派經營新聞媒體,期以來跳脫傳統紙本以電子報及彩色紙本新聞出版為型態經營;近年台灣政經革新、社會開放、資訊發達、媒體更邁向多元化,本報因應環境,滿足廣大讀者需求,積極提升品質、更新形象、充實內容、擴大與入口網路結合,以增加新聞曝光度及點閱率。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