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漾新聞|尋回六龜早期伐木下山的山林記憶 邀民眾復刻手作「木馬」

Vendor Icon

漾新聞

漾新聞|尋回六龜早期伐木下山的山林記憶 邀民眾復刻手作「木馬」

7月. 22, 2024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日治時代,靠著以伐木為主的六龜民眾,早年是如何將所砍下的木材拖下山?原來靠的是所謂的「木馬」。為找回當年木馬的記憶,深耕於六龜林業田野調查工作的高雄市荖濃溪環境藝術促進會,最近在高雄市客家事務委員會等單位的經費支持下,舉辦為期三天的「尋回六龜 山林記憶 木工手作」工作坊,除了專業甲級木工師傅指導手作;也邀請當地兩位耆老訴說當年山林故事,並示範當時木馬工作的樣貌。

工作坊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USR及客委會的計畫協助下,由協會主辦。吸引了十幾位學員參加,除了六龜在地夥伴,還有從旗山、美濃、杉林及高雄市區來的學員,其中還有從台南的學員報名,最難得的是兩位來自旗山農工農場經營科的學生,在科主任鼓勵下也報名參加。

老師教導學員們量尺寸、拿刨刀、鑽洞、榫接,每個動作都不能馬虎,過程中學員們互相支援、協助,在炎熱夏季中揮汗製作完成數架復刻版木馬。

協會理事長林文智表示,早期伐木工人一大清早要背著重達數十公斤的「木馬」上山,準備一天的工作,每個工人至少要拖數百斤甚至一噸重的木材到集散場,這種既危險又辛苦的工作稱為「拖木馬」。

至於木馬到底長的什麼樣子?林文智表示,根據耆老論述到木馬樣式,但大多木馬因年代久遠,早已損毀,協會希望可以製作成複刻版的「木馬」。

林文智說,早期六龜民眾的生活和山林密不可分,大多數人會利用周遭植物製成日常生活用品,如曬衣架、掛勾等,因此這次老師也利用苦楝、茄苳、樟樹等六龜淺山附近常見的樹種,帶領學員製作成鳥笛、工藝等生活用品。

當一件件作品完成,參與的學員表示,從認識六龜山林文化到實際製作,和夥伴們合力完成作品,雖然辛苦,卻是值得的。

林文智也強調,協會希望推出文化遊程,讓民眾上山來聽一段山林故事、體驗拖木馬、搭配木工手作,深刻感受六龜山林文化的魅力。

author avatar
漾新聞
在地媒體 在地新聞 提供影音與優質新聞 真實報導 多漾內容 資訊分享 也為民發聲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