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成大海域交流-臺灣形成特展 從考古出土遺物揭示臺灣歷史演變

Vendor Icon

勁報

9月. 12, 2024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自2019年起執行成大臺灣學計畫,持續在安平進行考古調查與考古試掘,之後與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合作,累積多年熱蘭遮城堡與市鎮等相關研究成果,8月26日至11月24日於成大圖書館總館一樓大廳舉辦「海域交流.臺灣形成」特展,展覽運用豐富考古出土遺物,探索臺灣從史前時期到現代歷史演變及從物質遺留去思考外來勢力如何形塑今天臺灣。

 

「海域交流.臺灣形成」特展於9月11日上午舉行開幕式;成大陳玉女副校長、成大圖書館傅子芳館長等成大師生外,臺南市文資處、工研院、國家海洋研究院等單位及文化界等人士共襄舉出席典禮。

 

陳玉女副校長致詞表示,成大自2018年由考古所率先執行臺灣學計畫,從起始「熱蘭遮城400年考古」,去做相關研究與田野調查,進而從歷史縱橫、省思、探析臺灣不同歷史發展階段;「考古」,讓我們看見過去,洞見未來,「海域交流.臺灣形成」特展從學術視角,對臺灣從舊石器時代到現代提供歷史脈絡,是極為珍貴展覽。

 

成大圖書館傅子芳館長說,臺南是臺灣歷史發展重要源頭,圖書館是古今中外知識匯集地,特展於圖書館展出相得益彰;考古出土遺物,提供了現在與過去人事物等許多連結,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特展計畫主持人考古所劉益昌教授致詞指出,臺灣究竟是什麼,臺灣人概念如何而來,人何時來臺灣,而臺灣又是何時有人,漢人何時來臺,原住民又是從什麼時候與其他南島民族往來,透過考古出土遺物都能給出訊息;特展展出臺灣發展過程及影響,他期許位在南臺灣的成大,發展一套用南臺灣資料來說臺灣歷史。

 

隨後劉益昌教授為與會人士進行導覽,他深入淺出地說明、介紹,讓眾人對考古、對臺灣發展與社會轉型影響,有更清晰認識;展覧之外,今年11月22、23日將在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辦「17世紀前後的臺灣與周邊:考古學觀點(1550-1717)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臺灣、荷蘭、越南、日本等國家學者,共同討論17世紀東亞與歐洲之間如何互相交流、影響。

 

這次展示著重於成大在熱蘭遮城堡與市鎮等,所做考古與相關歷史研究成果;以17世紀臺灣捲入全球貿易體系為主軸,探討貿易動機如何影響臺灣物質文化,影響範圍不僅涉及漢人與原住民互動,還包括荷蘭人自身文化交流;再依時間脈絡,上溯臺灣舊時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及荷蘭時期之後各關鍵影響力進入臺灣所帶來深遠影響。

特展分七大主題:

開篇為回顧臺灣的舊石器時代,展示當時人群使用石器,揭示早期臺灣人如何利用豐富陸域與海洋資源進行狩獵與採集;從19-45萬年前澎湖原人到5,500年前狩獵採集者,呈現早期人群生活方式。

 

隨著南島民族形成與擴散,展示中展現約6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人」如何渡海至臺灣;其陶器製作技藝與文化變遷,顯示南島民族如何在臺灣形成,適應不同環境,並擴散至東南亞及大洋洲、印度洋地區。

 

在9世紀末之後,中華帝國物質文化進入臺灣,唐宋時期中國瓷器出現在臺灣沿海地區,代表著航路逐漸開始發展;到了17世紀,來自歐洲荷蘭人改變臺灣人群樣貌;荷蘭人建立熱蘭遮城堡(今安平古堡)不僅是貿易據點,也對臺灣原住民社會造成深刻影響;其利用武力與外交手段建立統治結構,改變臺灣政治與社會格局;同時介紹目前在台江內海進行水下沈船探測成果,說明當時海上活動興盛。

 

接著探討清帝國與日本在18世紀後如何進一步整合臺灣,並使其再次融入全球貿易體系;包括清朝晚期面臨工業化挑戰,到日本明治維新後現代化進程,展示臺灣在外來勢力影響下,如何逐步轉變為現代工業社會。

 

最後介紹20世紀後半期臺灣社會變遷,描繪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過程,並探討在多元文化交融下,今日臺灣形成;考古遺物如養樂多瓶、玻璃花窗等,生動地反映了臺灣消費文化與社會改變。(國立成功大學提供照片)

author avatar
勁報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