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槍擊案會決定大選結果嗎?

Vendor Icon

菜市場政治學

槍擊案會決定大選結果嗎?

9月. 22, 2024

 

◎雷昆山/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本篇轉載自《東吳政治學報》-溪望政治學的網頁
https://sites.google.com/view/soochowjps/

 

東吳政治學報延伸閱讀:

第二十二期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台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

 

 

在今年(2024)7月13日,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造勢活動上被一名槍手連開數槍,其中一顆子彈劃過他的右耳,川普在隨扈將他護送下臺時,在飄揚的星條旗幟前振臂吶喊「Fight」的英雄式畫面傳遍世界。這件事很難不使人聯想到台灣的「三一九槍擊案」,許多人認為,這起槍擊將決定選舉結果、改變歷史。真的有可能嗎?

 

 

在200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由執政黨民進黨的陳水扁與呂秀蓮,對上國民黨的連戰及親民黨的宋楚瑜。在3月19日,也就是選前一天,陳呂兩人在台南掃街時被開了兩槍,雙雙送醫。隔日,「水蓮配」險勝「連宋配」。一般人很可能認為,選前一天的大事肯定會影響投票結果。連宋陣營在選後也馬上提出選舉無效之訴,認為要是沒有「兩顆子彈」,阿扁怎麼可能會贏!

 

所以,槍擊案會決定大選結果嗎?答案是:很可能不會。

 

根據張佑宗教授在《東吳政治學報》發表的論文,分析結果指出,其實「三一九槍擊案」對時任總統陳水扁沒有比較有利,選民的投票選擇沒有因為槍擊事件受到太大影響。[1] 作者張佑宗教授使用2004年的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探討當年的四大負面競選事件與槍擊案對投票行為的影響(下略各種複雜統計分析)。所謂四大負面競選事件指的是對「水蓮配」不利的「吳淑珍買賣股票」、「陳由豪政治獻金」,以及對「連宋配」不利的「國民黨黨產」和「連戰家產」。[2] 以下綜合摘錄一部分的重要研究結果:

 

一、四大負面競選事件與槍擊案對於投票行為沒有顯著因果關係。[3]

二、和其他四個負面競選事件相比,「三一九槍擊案」對投票行為的影響力最小。

三、對於泛綠政黨支持者、偏向支持獨立的人、自我認同是台灣人、本省閩南人、客家的選民來說,不利於陳水扁的負面競選事件不太會影響他們的投票行為。

四、於泛藍支持者、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支持統一、父親來自大陸省籍的選民來說,不利於連戰的負面競選事件不太會影響他們的投票行為。

 

 

為什麼這些事件不影響投票行為?像槍擊案這麼嚴重的大事,怎麼會和投票行為沒有顯著關聯?作者認為,競選過程中的事件只是加強了選民既有的政治立場,而非改變立場。政黨認同、族群認同、國家認同對於投票行為的影響還是比較大(政治學的選舉研究一向認為這些因素有特別重要的影響)。泛綠/藍、台灣/中國認同者、支持獨立/統一的人本來就會投給「水蓮配」/「連宋配」,負面選戰和槍擊案不會扭轉他們的決定。就像數學考試一樣,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兩手一攤直接交卷)。

 

不過,我們對研究結果還是要謹慎看待。第一、民調是在選後兩個月才開始,中間發生了很多事,民眾在受訪時的想法跟大選時可能已經不一樣,因此作者承認這多少會影響資料正確性。再者,民調詢問民眾「請問您投票給哪一組候選人?」,我們只知道民眾在大選投給誰,但是不知道他們在槍擊案之前的決定。也許他們在選前預計投A,後來也真的投給A,也有可能改投B,甚至不去投票,我們無從得知他們的投票行為是否真的有因為負面事件和槍擊案改變。第三、民調詢問民眾「請問下列哪一個事件對您的投票決定影響最大?」然後列出四大負面事件和槍擊案等等的選項,作者以此分析以上事件和投票行為的關聯,但是這個「影響」到底代表什麼?是原本想投A,但是改投B?還是原本都不想投,後來決定投A/B?還是說,原本想投A的意志變得更加堅定/不堅定?「影響」的含意很模糊,我們無法確定受訪民眾的真實想法。

 

這份研究雖然有一些民調資料上的先天限制,但是就作者可獲得的實證資料來說,已經提供我們一個學術上的充份推論,至少我們並不是憑感覺來去論斷到底重大事件有沒有影響,這就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

 

那川普的槍擊案會決定選舉結果嗎?似乎也不太可能,因為槍擊案後的民調數字跟之前相比,並沒有太大變化,並不像是槍擊案發生的當下許多人的第一反應,認為川普幸運躲過死劫之後,可以加強人們對他的英雄氣概印象分數。而槍擊案後的民調結果趨於穩定,[4] 這似乎也符合張佑宗教授的研究發現。而且槍擊案一週後,現任總統拜登就宣布退選了,從川普 vs 拜登,到川普 vs 賀錦麗,選民在考量這兩種對戰組合時,考量的事情不可能一樣,有很多變數。就算拜登沒有退選,從槍擊案到大選日也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未來有很多事情可能會影響選舉。因此,川普槍擊案的影響不好判斷,效果可能被其他事件抵銷或是加強,甚至根本沒有效果,這就有待未來研究去探討了。

 

 

※註腳

[1]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 以台灣 2004 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吳政治學報,22,121-159。https://scups.ppo.scu.edu.tw/download/60/1

[2] 四大事件的簡略說明:國民黨陣營質疑第一夫人吳淑珍涉及股票內線交易;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指控陳水扁不當收受政治獻金,國民黨藉此抨擊綠營。另一方面,民進黨批評國民黨黨庫通國庫,以不當方式取得黨產,也指稱連戰有資產申報不實等問題。

[3] 這裡指的是統計顯著性,社會科學研究常用顯著性來判斷兩件事的關聯。有統計顯著性表示A和B的相關性很強。假設氣溫越高,電費就越多,氣溫和電費就有正向相關性(因為天氣熱就會多開冷氣,所以要繳更多電費)。如果他們的相關性達到統計顯著,就表示這個相關性不太可能是偶然發生,也就是氣溫可能真的會影響電費。如果A和B的關係不顯著,那A有很高機率不會是B的因。也就是說,負面競選和槍擊案非常不可能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

[4] 王宏恩(2024年7月18日)。川普槍擊案有影響民調嗎?初期結果顯示差距沒變、選票集中。思想坦克。

https://voicettank.org/20240718-1/

 

 

author avatar
菜市場政治學
近年來台灣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激起了更多人對政治事務的關注,以及對政治知識的興趣。作為研究與實踐政治學的我們,深感自己有責任將政治學轉化成更易懂的語言,走入大眾的生活裡。我們決定成立這個平台來推廣政治學的科普文章,希望讓更多人得以理解政治學的分析視角,進而依此關心、共同思辨台灣的政治狀況。我們期待能藉由此種方式為台灣的民主深化盡一份心力。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