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台灣地震效應推動老屋重建 都更容積率再受關注

Vendor Icon

波新聞

台灣地震效應推動老屋重建  都更容積率再受關注

10月. 18, 2024

波新聞─陶泰山/台北

自台灣403大地震以來,餘震頻繁,不僅再次喚醒民眾對於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的重視,京華城容積率事件更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大幅提升了大家對都更容積率的關注。在疫情前後,一些重建案因為成本上升而停滯,部分因建商經營不善而導致延遲交屋,甚至倒閉,儘管也有少數成功重建的案例,但相較於全台超過500萬戶的老舊房屋,重建成功的比例依然偏低。這主要源於地主與建商間的立場分歧,時常處於對立的狀態。地主雖渴望進行都更,卻也擔心面臨重建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猶豫不決。

隨著危老重建和都市更新推動加速,2025年《危老條例》容積獎勵的時效將屆滿,取而代之的是「規模獎勵」,鼓勵大規模重建。一些業界人士建議採取漸進式退場機制。內政部則表示,未來政策將根據地方政府與業界意見進行調整,並重點簡化審核程序,提高效率,減少推動障礙,以促進建商與地主更願意參與。

目前新北市政府工務部門已撥出預算,提供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的免費測量服務,讓民眾了解自家建物的耐震度。然而,儘管詢問者眾多,實際申請的人數卻寥寥無幾。主要原因在於簽署文件等程序讓地主感到猶豫,長期以來,媒體對重建案的負面報導加深了民眾對建商的排斥情緒,導致地主對重建持有不安和抗拒的態度。

目前,最常見的重建合作模式為「合建」,即地主提供土地,建商負責資金。重建說明會是建商與地主達成共識的關鍵第一步。建商在承接重建案時,需評估基地條件並計算相關成本,這些標準通常是透明且可查的。地主可上地方政府都發局網站查詢相關信息。地主參與說明會並直接與建商對話,是深入了解重建計劃和過程的最佳方式。

然而,重建過程中,讓所有地主達成共識是最困難的階段,常需耗費五到二十年的時間。例如,信義區的某些重建案談判長達二十多年。玉霖建設董事長呂玉玫指出,重建案的推動時間長,對於地主和建商都是巨大的時間成本損失,房市變動與成本上升也讓許多建商對重建望而卻步。因此,地主積極參與建商安排的說明會是加速重建案推動的關鍵。

當重建基地商業價值不高或分配條件未達地主期望時,地主可以考慮與建商協商其他方案,如原屋承購或投資重建後的增值空間。

2024年,北台灣第一季已有超過400億元的重建案預計推出,顯示市場前景光明。無論是為了居家安全、房屋增值還是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需求,老屋重建勢在必行。地主應把握這次地震效應帶來的契機,積極參與重建說明會,避免因猶豫而錯失重建新家的良機。

author avatar
波新聞
波新聞於2017年9月1日在高雄成立。隷屬文青農實業有限公司,架構分為新聞區、專題區及影音區,報導與社會大眾相關的民生訊息,秉持傳遞正向訊息、提升正向能量、波動良善之心、共同關懷弱勢,讓社會更加祥和與美好。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