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從領跑到「打不過就加入」 大眾在中國經歷了什麼?

Vendor Icon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

11月. 01, 2024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周五(11月1日)聚焦大眾目前在中國面臨的諸多挑戰,在其經濟版刊文“大眾在中國:從領跑到失勢(VW war in China an der Spitze – und verspielte die Führungsposition)”。文章引言指出,幾十年來,大眾在中國市場賺取了公司大部分利潤。然而,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崛起,德國車企逐漸被邊緣化——這也是整個大眾集團陷入危機的原因之一。

作者Matthias Kamp從北京發來的這篇長文寫道,四十年前,大眾在中國建立了首個合資企業,開啟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成功之路,然而,如今大眾卻在這一最重要的市場上為生存而戰。文章提到,近幾年來,大眾在華銷量大幅下滑,同時還不得不應對有關其新疆工廠侵犯人權的指控。此外,大眾集團一名高管近日從泰國度假返京時被檢測出血液中含毒品成分,被中方驅逐出境,這件事對該集團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大眾輝煌不再的原因

《新蘇黎世報》的記者認為,大眾當前面臨的問題有很多原因。例如,直到最近為止,大眾的中國業務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集團總部直接管理。“大眾在沃爾夫斯堡研發了適用於全球的汽車”,波鴻汽車研究所所長杜登赫費爾(Ferdinand Dudenhöffer)向該報坦言:“但這種方式如今完全行不通了。”此外,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要求也發生了變化。杜登赫費爾補充道,中國政府開始應對環境問題,如今電動車比燃油車更受歡迎。而大眾對此的反應卻非常遲緩。

進一步加劇問題的是,文章接著指出,大眾德國的開發人員全部來自傳統燃油車背景。當他們幾年前開始研發電動車時,雖然制造了電池驅動車輛,卻不希望人們能明顯感受到這是電動汽車。與此不同的是,像小鵬、蔚來以及比亞迪這樣的中國廠商更像是科技公司,而非西方定義下的傳統汽車制造商。因此,他們能更迅速地開發出適合偏愛科技的中國消費者的車型。

中國車企的更多優勢

文章補充道,兩年前曾擔任大眾CEO的迪斯(Herbert Diess)早已認識到這一點,並因此創辦了軟件子公司CARIAD。然而,該公司始終未能順利發展,部分原因是德國嚴重缺乏軟件開發人才。

相比之下,《新蘇黎世報》繼續寫道,中國有無數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許多企業與本土汽車制造商合作。百度曾是一個單純的中國互聯網搜索引擎,而今已成為成功的科技巨頭,為中國汽車制造商提供自動駕駛應用。中國老牌企業奇瑞則與華為合作。杜登赫費爾向該報指出:“奇瑞負責造車,華為提供智能技術”,他還補充道:“汽車已不再完全由汽車制造商主導,部分原因是純粹的機械部分愈加乏味。”

新戰略或將奏效

記者Matthias Kamp接著介紹,迪斯的繼任者布魯姆(Oliver Blume)正在努力糾正過去的錯誤。不僅調整在華管理架構,還在業務活動中借鑑了中國的成功模式。這包括加強合作、更注重技術發展,以及在中國設立一個完整的研發部門。在布魯姆的領導下,大眾的理念是:“打不過就加入”。因此,大眾收購了中國電動車初創公司小鵬約5%的股份。未來,大眾可能會進一步增持股份。

此外,大眾也在加速推進業務本地化,最直觀的例子是大眾在安徽省合肥市建立了一個研發中心和一座新的工廠。像杜登赫費爾這樣的專家認為,大眾的本地化戰略最終可能會帶來回報:“大眾有機會迎頭趕上,但他們還需要穿越一個低谷。”

文章最後指出,大眾也清楚,未來幾年不會輕松,“原因之一無疑是這次戰略轉變來得太晚。憑借從原材料到電池的垂直整合供應鏈,中國的競爭對手能夠不斷推出新的低價車型,這給德國公司帶來了巨大壓力”。因此,以合肥為中心的攻勢可能是大眾在中國市場長期立足的最後機會。杜登赫費爾表示:“大眾還有最後一擊的機會。”要抓住這個機會,大眾必須比以往更加依賴並融入中國市場。

“問題不在關稅”

“德國編輯部網絡”(RND)周四也關注了大眾等車企面臨的危機,發表評論文章“不再顧及滿腹牢騷的德國汽車巨頭(Keine Rücksicht mehr auf die jammernden deutschen Autokonzerne)”。

本周三,歐盟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征收的關稅正式生效。作者Sven Christian Schulz認為,在中國進行低成本生產,就必須承擔相應的後果,為了保護歐洲的生產基地,對電動車征收關稅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對大眾等公司來說,這些關稅來得極為不合時宜。

這名記者介紹,在歐盟,對德國汽車公司的持續照顧已成過去。大眾和寶馬等公司的相關抗議無效。直到最後時刻,德國汽車行業仍在強烈反對關稅,因為他們自己也在中國進行低成本生產,現在一些車型必須支付高額關稅才能進口到歐洲。

然而,“德國編輯部網絡”的這篇文章寫道,關稅並不是大眾等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曾經承諾的售價不超過兩萬歐元的電動車從未上市,反而推出越來越多帶有高利潤的高端車型。短期來看這或許具有吸引力,但從長遠來看,這絕非是一項可持續的成功戰略。文章最後直言,如果大眾當初開發了普通大眾能負擔得起的電動車,現在就不會有成千上萬的人面臨失業風險。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author avatar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
德國之聲中文網每天向您公正、及時地報導天下大事,以及全面介紹德國與歐洲的社會生活。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