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宜芬
為迎戰 AI 浪潮所帶來的龐大電力需求,工研院 18 日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邀請亞力電機、華城電機、康舒科技、臺灣汽電共生等產學研專家到場頒獎與見證。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建議,臺灣在能源規劃上,可以導入「整合資源規劃」思維,建立成本最小化並能滿足需求的最佳電力使用組合。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汰換低效率設備 加速節能措施
為應對 AI 模型運算與資料中心所需的龐大電力需求,許多科技大廠紛紛投入能源的資源開發與建置,帶動電力產業發展與應用的蓬勃發展,企業急需更多綠領人才加入搶攻新商機。
總統府資政沈榮津表示,淨零轉型已是國際當前趨勢,針對低碳電力需求,目前政府已啟動二次能源轉型,推動多元綠能及深度節能,鼓勵更多業者共同為電力穩定貢獻心力。電力產業需求帶動相關商機增長迅速,相關職缺與待遇也水漲船高,樂見工研院及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持續深耕電力人才培育。
台電過去為維持電價穩定吸收發電成本,但未來電價將反映燃料與發電成本。過去低廉的工業電價使得節能推動便困難,建議業者需要檢討並汰換低效率設備,啟用高效率的馬達與變壓器等設備,全面加速節能措施。預計這波深度節能行動將帶來新一輪的人才需求潮。
[ 推薦閱讀: 【專訪】工研院組長卓傳育]
導入「整合資源規劃」 建立最佳電力使用組合
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面對 AI 浪潮所帶來的電力需求,加上淨零減碳趨勢,臺灣在能源規劃上,可以導入「整合資源規劃」思維,考量電力需求端與供應端所有資源,透過專業數學模型分析,建立成本最小化並能滿足需求的最佳電力使用組合。
此外,隨著產業對於再生能源需求不斷增加,不少國家透過打造能源島或再生能源跨區域合作,來最佳化能源規劃,對臺灣來說,在能源發展上不需侷限既有地理環境框架,可多借鏡國際作法,以開放態度,積極探索各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至於在電力人才培育方面,工研院與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成立「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迄今已有 358 人獲得獎學金,發出 800 萬的獎學金,希望藉此鼓勵學子畢業後能持續在電力業發展精進,日前環境部委外報告更提到,綠領人才、電力能源人才的薪水上看 300 萬元。
[ 推薦閱讀:散熱能力將是 AI 機房決勝點 ]
因應半導體與 AI 台電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
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表示,臺灣面臨的能源挑戰不在於缺電,而是如何提升電力品質。過去電力產業仰賴天然資源,如今則需要人才與產業合作,並投資高效設備。
臺灣電力產業面對各項產業的高度電氣化,尤其半導體產業及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的爆發,因應用電成長及產業綠能需求,台電正進行「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提升電網供電的穩定性,減少電力事故的發生頻率,讓民生及產業用電更穩定,這些電力建設的工作需要優秀人才一起參與,才可以讓電力產業的技術持續提升,期待有更多生力軍加入,持續提昇臺灣的穩定電力。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