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影音 / 網路販售偽禁藥日益增多小心網購傷心又傷身!注意偽禁藥、洗錢、個資盜用三大風險

Vendor Icon

新頭條

12 月. 24, 2024

記者蕭麗鳳 / 彰化報導

隨著網路購物的普及,於網路販售偽禁藥的情況有日益增多。彰化縣衛生局為了維護消費者用藥安全,於今 (113) 年辦理「網路販賣不法藥物監控專案」,分別至各網站價購 31 件膠囊錠狀產品進行檢驗,其中有 16 件檢出西藥成分,檢出率高達 52%,檢出成分中有 Sibutramine (西布曲明)、Phenolphthalein (酚酞) 等禁藥,二級毒品 Amphetamine (安非他命)、tadalafil (犀利士)、sildenafil (威而鋼) 及利尿劑等成分,這些西藥成分服用後,極易對肝臟和腎臟造成傷害,導致身體不可逆之損害。

根據彰化縣衛生局統計,113 年網路違規案件中,約 55% 來自社群平台。這是因為申辦門檻低,貼文不需費用,且第三方支付系統的興起,造成個資被盜用、廣告誇大不實及販賣違法產品等問題頻繁發生。此外,販賣業者將違法商品偽裝成「國內現貨」,實際從境外發貨,讓消費者可能觸犯違法進口規定。

▲衛生局呼籲民眾,網購食品時應警覺,避免選擇僅能 LINE 聯繫、無廠商資訊的一頁式廣告,並對壯陽、瘦身等浮誇廣告保持警惕。(圖 / 記者蕭麗鳳攝)

調查中發現,常有提供個人資料給販賣者申請網路帳號,除了會面臨罰款外,還有可能成為洗錢工具,進而牽涉刑事案件。為了加強監管,衛生局已啟動聯合查核行動,並積極監控風險網站、進行檢警調聯合查辦,追溯違法產品來源,全力打擊不法交易,保護消費者權益及社會安全。

▲調查中發現,常有提供個人資料給販賣者申請網路帳號,除了會面臨罰款外,還有可能成為洗錢工具,進而牽涉刑事案件。(圖 / 記者蕭麗鳳攝)

衛生局呼籲民眾,網購食品時應警覺,避免選擇僅能 LINE 聯繫、無廠商資訊的一頁式廣告,並對壯陽、瘦身等浮誇廣告保持警惕。且勿食用無中文標示,來源不明的食品,以免誤食含禁藥的產品,影響健康。

author avatar
新頭條
《新頭條》TheHubNews 是多元呈現的網路媒體,由一群優質的新聞人共組採訪、編輯團隊,以專業、客觀、公正的原則與精神,圖文並茂地為閱聽人提供高可讀性的服務。同時我們更注重的是縣市政府利民福民政策、公益性及環保相關議題。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