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對於容貌焦慮的問題日漸加劇,因為對自身外貌過度擔心,進而產生不滿或負面情緒,這種焦慮通常受到社會審美標準、社群媒體或與他人比較所驅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台灣近視人口超過1300萬人,近視影響層面不僅僅是視力健康,也與心理因素之間有著複雜關係,可能導致焦慮、抑鬱,影響社會及情緒層面,讓外觀更有自信也成為近視雷射手術興起的一大熱門原因。
圖/擷取自FREEPIK
醫學期刊《Cureus》中一項研究指出,配戴眼鏡雖然能矯正視力,但也可能對眼鏡族產生社會層面與情緒的影響,許多人擔心配戴眼鏡影響外在形象,容易在社交場合中感到不安,他們認為眼鏡會讓五官被遮蔽、影響視覺比例,甚至可能因此錯失與人交流的機會,進而減少社交互動。
除了社交層面影響,許多配戴眼鏡的職場工作者,也容易因為眼鏡滑落而造成工作分心或產生推眼鏡的慣性動作,進行運動、戶外活動時也常因此受到限制,若是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則可能產生眼睛易乾澀、缺氧及疲勞等問題,很難長時間保持專注,種種不便也造成無形中的生活壓力,甚至影響社交聚會與工作場合的專業表現。
台北澄清眼科院長何宜儒醫師指出,近年來諮詢近視雷射手術的人越來越多,他也發現,年輕近視族群認為近視問題讓他們對自己的外表感到較無自信,甚至有產生情緒低落的狀況。何宜儒醫師進一步分享,許多患者手術後認為最大的改變,並非只來自於視力的提升,而是心理狀態的轉變。
視力健康與心理因素存在雙向關係 矯正視力也更加自信自在,不過何宜儒醫師提醒,若有意願接受近視雷射手術,首先應到專業眼科診所進行完整評估,了解個人角膜條件與用眼習慣決定手術與否,會讓視力矯正更安全、更符合個人需求。
更多粉健康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