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臺北時裝週AW25「時尚論壇:FASHION THE NEXT」– 首爾時裝週前執行董事鄭具浩(Jung Kuho):未來的設計師,不僅需要掌握數位AI繪圖與網路數據分析的運用整合能力,更要擁有深刻的情感洞察力。

Vendor Icon

品傳媒

臺北時裝週AW25「時尚論壇:FASHION THE NEXT」– 首爾時裝週前執行董事鄭具浩(Jung Kuho):未來的設計師,不僅需要掌握數位AI繪圖與網路數據分析的運用整合能力,更要擁有深刻的情感洞察力。

3月. 30, 2025

gridart 20250331 060337489
(配合最近流行的chetgbt吉卜力風格繪圖,隨文章跟上 AI 時代的腳步。)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在臺北時裝週AW25的「時尚論壇:FASHION THE NEXT」上,「時尚論壇」計畫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企業傳播研究所副主任吳世家(Chia)邀請首爾時裝週前執行董事鄭具浩(Jung Kuho)分享了首爾時裝週的成功經驗,並探討了臺灣設計師在國際市場的發展潛力。鄭具浩的影響不僅是首爾時裝週崛起的縮影,更是亞洲時尚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自2015年擔任首爾時裝週首位總監以來,鄭具浩以其獨到的眼光和前瞻性的策略,將首爾時裝週在短短三年內推向亞洲第一、全球第五的地位。他開放企業冠名贊助,邀請國際知名設計師開辦講座,讓首爾時裝週變得更加多樣化,並提升了其國際競爭力。這一系列的舉措,讓鄭具浩在全球時尚界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甚至入選了《商業時尚》(The Business of Fashion)最具影響力的500人名單。鄭具浩的背景同樣引人注目。他畢業於美國帕森設計學院,擁有藍帶廚師資格證書,並曾在紐約開設餐廳。這樣的多元背景使他在時尚、美食、藝術、設計、舞蹈和音樂等領域中游刃有餘。他不斷探索創意的邊界,拒絕被單一的標籤所束縛,這使得他的作品充滿了活力與創新。

gridart 20250331 012116534 copy

在論壇中,鄭具浩回顧了他在設計訓練會中的經歷。他表示,2015年他簽署了參與設計訓練會的合約,並深刻體會到這項計畫的價值。為了支持新興設計師的成長,他決定全力以赴,並邀請了來自全球的設計師參與,總計達50位,其中25位是年輕設計師。這些設計師經過嚴格的遴選,獲得了資源和指導,這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無疑是一次重要的推動。鄭具浩強調,除了設計本身,與企業的互動同樣重要。他的目標是推廣設計訓練會,讓更多設計師受惠,並建立企業與設計師之間的橋樑,提供更多合作與發展的機會。目前,設計訓練會的範疇已經從基礎設計拓展到設計政策,並且他仍持續參與相關計畫。在國際方面,鄭具浩邀請了多位知名人士參與設計訓練會,包括來自義大利的Sara Marino、來自英國的Anders,以及Saks Fifth Avenue的Eric Jenning等業界專家,這些人共同支持設計師的發展。他個人資助了兩位優秀的設計師,其中一位獲得了200萬美元的資助來參與設計訓練會。此外,鄭具浩還舉辦了一場設計交易展,吸引了超過28萬名參與者,為設計師提供了與市場互動的機會。
鄭具浩的努力讓首爾時裝週在全球四大時裝周之外,迅速躋身第五大時裝周的行列,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肯定。他在紐約學習傳統設計,儘管當時並未專攻時尚設計,但他對時裝的熱情驅使他每次有機會便前往首爾研究傳統服飾。1997年,他回到韓國,原本計畫開設餐廳,但最終還是投入時尚界,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他的時尚教育來自國際設計課程,並在某品牌開始了職業生涯。隨著經驗的積累,他參與了許多國際時尚活動,包括電影製作與品牌合作,並創立了Google+時尚平台,打造了韓國第一家時尚概念店。鄭具浩的成功不僅來自於他的才華,更在於他對時尚的深刻理解。他認為,時尚不僅是設計,更是市場、企業與文化的交融。在未來,他期待進一步推動全球時尚產業的發展,讓更多新銳設計師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gridart 20250331 012450190 copy
在論壇中,鄭具浩分享優秀的設計師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條件:融合科技與人類情感(Integrate technology with human emotion)、發展獨特的風格與理念  (Develop a unique voice and philosophy )、打造個人標誌性的美學(Craft your signature aesthetic)、 跨領域合作 (Cros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s )、透過敘事創造情感連結(Create emotional connection through storytelling )、 靈活學習與持續創新(Flexible learning & continuous reinvention )。首先,能夠融合科技與人類情感;其次,發展獨特的風格與理念;再者,打造個人標誌性的美學;此外,跨領域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最後,透過敘事創造情感連結,並保持靈活學習與持續創新的能力。一位傑出的設計師不僅僅是服裝的創造者,更是科技與人文精神的調和者、風格與理念的塑造者、跨界合作的推動者、敘事與情感的連結者,最重要的是,能夠在變遷中保持靈活學習與持續創新的能力。科技進步之快,如浪潮般推動著設計產業,但若缺乏人性,它終將淪為冷冰冰的機械運算。在AI時代,設計已經遠遠超越手工裁縫與布料選擇。數位時尚(Digital Fashion)、3D列印、智慧紡織品等新技術的應用,使得設計師不得不重新思考時尚的本質:時尚應該服務於人,而不是人被科技異化。最成功的設計來自於科技與人性之間的微妙平衡。我們必須讓服裝說話,讓科技成為輔助,而非主宰。未來的設計師,不僅需要掌握AI繪圖與數據分析的能力,更要擁有深刻的情感洞察力,理解人類的需求,從而創造出真正能引發共鳴的作品。
gridart 20250331 012214673 copy
一個真正優秀的設計師,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語言。「Coco Chanel 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她的作品經典,更因為她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女性形象。」從日本的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到比利時的馬丁・馬吉拉(Martin Margiela),這些改變時尚史的設計師,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不只是製造衣服,而是建立了一種世界觀。風格不是單一元素,而是一種哲學。在後疫情時代,舒適與實用性成為大勢,但這不意味著設計師只能順應趨勢。真正的設計師,應該在潮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非被潮流牽著走。每一位偉大的設計師,從Alexander McQueen 到 Rick Owens,都擁有明確且不可取代的美學符號。品牌的成功,來自於清晰的個人美學,而非模仿。年輕設計師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取得平衡。你可以迎合市場,但你不能失去靈魂。新銳設計師,在創作的過程中,應該不斷追問自己:「這是我的語言嗎?還是只是市場的回音?」當一個設計師能夠確立獨特的視覺語言時,品牌的影響力才得以真正建立。
時尚已經不再是封閉的系統,而是一場跨界的對話。如Nike與Dior的聯名、Gucci與adidas的跨界合作,這些案例都顯示了時尚不再單純是布料與剪裁的遊戲,而是一種文化的混搭與創新。跨領域合作帶來的是新思維的碰撞,未來的時尚設計師,應該更積極地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例如人工智慧、建築、電影、甚至心理學。與一位建築師合作,你會發現空間與服裝之間的關係;當你與AI工程師合作,你會發現數據如何影響設計。這種無邊界的合作,將決定未來時尚的發展方向。
gridart 20250331 055300209
(配合最近流行的chetgbt吉卜力風格繪圖,隨文章跟上 AI 時代的腳步。)
時尚不僅僅是物質的展現,更是一種故事的延續。鄭具浩特別強調,設計師的作品應該具備敘事性,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一件衣服,不僅僅是布料與針線的結合,它還承載了穿著者的記憶、文化與夢想。例如Alexander McQueen的秀場,每一場都是一個完整的敘事,如1999年那場由機器手臂為模特兒噴漆的震撼表演,至今仍被視為時尚界的經典。當時尚能夠與觀眾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它便超越了單純的商品,而成為一種藝術。學習與創新永遠不該停止。時尚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今天的流行可能在明天就過時。唯一不變的,就是學習的態度。年輕設計師,多閱讀、多旅行、多觀察世界,甚至學習與時尚無關的知識。當你理解一個世界之外的世界,你的設計才會真正擁有深度。未來的時尚,將不再只是服裝,而是一場文化、科技與人性的對話。鄭具浩的分享讓與會者深受啟發,他的故事不僅展現了首爾時裝週的崛起,更為臺灣設計師在國際舞台上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在全球時尚產業日益競爭的今天,設計師們需要不斷探索與創新,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立足。
gridart 20250331 011705364 copy
author avatar
品傳媒
品傳媒是由一群專業資深媒體工作者所組成,歡迎各界若有新聞需求,可以和我們聯繫。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