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天(3/30)公開表達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強烈不滿,稱若俄方阻礙其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努力,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 25% 至 50% 的「二級關稅」。此舉被視為川普政府對俄立場趨向強硬的最新訊號。
川普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時表示,普丁上週質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領導力的言論令他「非常憤怒」。他警告,若美俄未能就停火達成協議且責任在俄方,將對所有進口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徵關稅,並禁止相關企業與美國貿易。川普稱新措施可能「一個月內生效」,但同時強調與普丁「關係良好」,稱「只要俄方採取正確行動,不滿將迅速化解」。
自今年 1 月上任以來,川普多次試圖斡旋結束俄烏戰爭,但其對俄緩和政策引發西方盟友擔憂。此次表態被解讀為對俄施壓升級。克里姆林宮尚未回應,但俄方此前多次譴責西方制裁「非法」,指其旨在經濟打壓。
普丁上週提議由臨時政府接管烏克蘭並舉行新選舉,此舉可能迫使澤倫斯基下台。川普此前亦呼籲烏克蘭重新選舉,更稱澤倫斯基為「獨裁者」。與此同時,美國正推動基輔簽署一項關鍵礦產協議,要求烏克蘭長期向美方移交自然資源收益。澤倫斯基表示需法律審查草案內容,川普則在空軍一號上指責其「試圖退出稀土協議」,警告重新談判將引發「嚴重後果」,並明確表態「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北約」。
若川普落實關稅措施,中國、印度等俄油主要買家將受重創。印度 2024 年進口原油的 35% 來自俄羅斯,已成最大海運俄油購買國。美國此前已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的國家徵收 25% 二級關稅,此次擴展至俄油被視為「極限施壓」策略延續。數據顯示,美國自 2022 年 4 月後未再進口俄原油,此前年進口量波動於 660 萬至 9810 萬桶之間。
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上週六(3/29)突訪佛羅里達與川普會晤,建議將 4 月 20 日設為俄烏停火最後期限,恰逢川普就職滿三個月。此外,川普警告若伊朗拒絕限制核計劃,將對其石油買家實施類似二級制裁,顯示能源議題與地緣戰略緊密掛鉤。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以關稅為槓桿多線施壓,但其政策缺乏執行細節,例如如何追蹤俄油買家。前商務部官員芮恩希(William Reinsch)質疑,此舉可能加劇全球貿易混亂,且實際效果取決於主要經濟體是否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