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加密貨幣市場的「週期詛咒」:明知泡沫會破,我們為何還一次次輸光所有?

Vendor Icon

區塊客

4月. 06, 2025

作者:hitesh.eth

編譯:Tim,PANews


2017 年初,當我在理解比特幣的真正潛力時,那種震撼如同在數位紀元中發現了新火種。這不是一種新的另類資產,而是一種全新的範式,一種重新定義金錢的技術。

一個不受政府和中央銀行任意干預的去中心化系統,為任何選擇參與的人提供金融自主權。它不僅是一種投資行為,更是一場金融革命。我希望周圍所有人都能理解我所看到的。

我準備了一個很長的訊息,透過 WhatsApp 群發給了 100 個人,建議大家都買入比特幣,同時也推薦了一個能夠幫助他們增加比特幣持倉的諮詢服務。雖然當時我在競爭幣投資上取得了一些初步成功,自以為在幾個月內讓所有人的比特幣資產翻倍並非難事。但那時我對市場的理解仍處於萌芽階段,未能完全明白在這個年輕市場中敘事邏輯和情緒變化是如何驅動價格走勢的。

我根據當時有限的可用數據,我逐漸形成了對市場的認知。大多數在 2015 年至 2017 年間推出的競爭幣大多數都缺少交易歷史週期可以借鑑。它們的價格圖表呈現著看似永遠上漲的趨勢,其間的小幅回檔就像開啟新一輪上漲前的「暫停鍵」。

這種模式令人陶醉:買入、持有、等待,然後看著你的持幣價值不斷上漲。加密貨幣市場的「設計」概念彷彿是只漲不跌的,這種想法在我心中悄悄紮根。當時的市場波動並未嚇到我,我覺得這只是必須經歷的一部分。

理論上,我曾堅信自己能夠以平常心應對那些市場回調,但 2017 年第二季的首次重大調整徹底擊碎了這種幻想。這不是單純回調,而是一次崩盤。第一季表現排在前列的代幣創下新低,跌幅達到 70% ~ 80%,我們的信念瞬間崩塌。

眼看持幣價值日漸縮水,興奮化為恐慌,樂觀轉為懷疑。但我仍繼續堅持,堅信這只是下一輪上升前的煎熬。但後來我沒有將讓我的比特幣部位翻倍,反而減持了 70% ~ 80% 的部位,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市場的不確定性接踵而至。比特幣從 1 萬美元飆升至 2 萬美元,而競爭幣卻艱難掙扎著復甦。圍繞比特幣的市場情緒一片混亂,今天它還被奉為貨幣的未來,明天就有鋪天蓋地的「死亡」報導就會充斥媒體:中國禁令、監管打擊、駭客攻擊。每一個負面消息都會在市場中掀起驚濤駭浪。我最初的堅定信念開始動搖。我們真的處於金融革命的邊緣嗎?還是這不過是另一個注定會破裂的投機泡沫?

直到 2018 年 1 月然後時間到來 2018 年 1 月,這個徹底刷新了我徹底刷新了對市場認知的月份。競爭幣不僅迎來反彈,更是發生了爆發性成長。 TRX 在短短幾週內翻了 100 倍,無數曾被口誅筆伐的項目強勢回歸,有的暴漲十倍,有的漲幅更多。市場陷入一片狂熱,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投資天才。

過去數月的焦慮,隨著一根綠色陽線綠色蠟燭的浮現煙消雲散。就像那樣,我心中形成了新的認知:或許這就是市場的運作規律。經歷災難性回調之後,它的回歸將更加猛烈。

這種信念在我們眼前蒙上了一層欺騙的面紗。我們試著用「新常態」說服自己:我們都說服自己這就是新的常態,認為每一次暴跌都只是為下一次暴漲埋下的伏筆。我們等著「綠色月份」回歸,堅信耐心終將獲得回報。但到目前,這一切這一切始終未曾到來。市場持續失血,曾經令人興奮的資本遊戲,逐漸演變成緩慢而痛苦的現實:原來我們早已被自己的高預期所困。這個週期玩弄了我們。

每個週期都會出現極度狂熱的時刻,在上一個週期中,我們看到同樣的情境在 NFT 領域發生。某些 NFT 系列在短時間內暴漲 100 倍,這樣的「瘋狂 30 天」連續出現了三次。這感覺就像是在 2018 年。炒作、堅信「這只是開始」的心態、 FOMO,一切是驚人地相似。當市場經歷兩次回檔後仍持續上漲時,我們想:「這也許就是市場的運作」,並選擇 HODLing 。然而結局再次上演:我們輸得精光。我在 NFT 上的損失慘重,如往常一樣。

人們常說「吃一塹長一智」,但市場總有辦法讓你遺忘。你的心智會欺騙你,讓你相信這次真的不一樣了。「我現在知道這個遊戲怎麼回事了,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但看不見的陷阱永遠存在。那種自以為掌控全局、破解了財富密碼的幻覺,讓你在市場中參與的時間過長。最終,市場才是贏家。隨著時間推移,你或許能學會減少損失,但結果一定是輸的。

最近,我們又一次目睹了歷史重演。這次是 AI Agent 賽道。公開發行後不久就暴漲 100 倍,ICO 似乎突然捲土重來。這一切彷彿昨日重現,只不過換了層外衣。我們再次相信,這場狂歡的周期或許能延續數週甚至數月。

我們不斷犯錯,不斷摔跟頭,我們知道自己在幹嘛,但無法阻止這一切發生,事實上,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情緒。

也許現在,你正情緒化地認為一切都已結束,只有少數幣種會反彈。但市場總是與預期相反,這次它仍會故技重施。你可能會被迫上桌或出局,而在我看來,這就是當下大多數散戶注定面臨的結局。

唯一能幫你在這場資本遊戲中獲勝的方法是:上桌時最大化收益,出局時最小化損失。當然,說來容易做來難。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加密貨幣市場的「週期詛咒」:明知泡沫會破,我們為何還一次次輸光所有?〉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author avatar
區塊客
區塊客於 2017 年 4 月成立,積極蒐羅並傳遞全球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第一手資訊,剖析尖端新聞,專題評議關鍵話題!增進全球中文閱聽眾及投資人對區塊鏈趨勢的了解。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