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債拋售潮損避風港地位 可作為川普關稅談判籌碼? 央行總裁楊金龍:很好的建議

Vendor Icon

台灣英文新聞 Taiwan News

4月. 11, 2025

美債拋售潮損避風港地位 

新債反應佳國際需求仍高

美國國債遭拋售是總統川普突然急轉彎延後高關稅的主要因素之一,不過美國財政部連續兩日拍賣10年期與30年期新債反應良好,外界需求未減。無論如何,美債作為資產避風港的地位已經受到影響。

美國10年期以上長期國債是各國外匯存底與基礎投資標的,近日在美股大幅走跌期間遭拋售。債券價格走低,代表國債價值隨時間與市場信心變化的殖利率於美東時間9日凌晨飆高,川普(Donald Trump)一改強硬立場,宣布高關稅延遲90天上路,國債殖利率開始走低,10日交易仍見起伏。

川普讓美股喘息一天,道瓊指數10日走低,10年期國債殖利率由凌晨最低4.26%升至4.4%,20年期由4.72%升至4.89%,30年期由4.67%升至4.85%。

美債作為安全資產的地位受影響,不過市場需求仍高。美國財政部9、10兩日拍賣390億美元的10年期債與220億美元的30年期債,反應良好,暫時緩解美債拋售危機。

綜合台灣中央社與外電報導,美股連日波動並未影響川普與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對關稅戰的態度,但攸關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信心的美國國債基礎動搖,讓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與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認為可能出現金融危機

財經頻道CNBC指出,美債殖利率在股市大跌期間出現不祥預兆,市場懷疑恐將出現後續骨牌效應,川普關稅舉牌投降,華爾街獲得喘息,股市出現歷史性買盤,公債殖利率也從高點趨緩。但市場欠缺穩定性,股市10日再度走低,從上週紊亂狀況來看,未來仍充滿不確定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首席經濟評論員葉偉平(Greg Ip)認為,對沖基金界技術性調整因素無法說明國債與美元上週詭異動態,全球投資人看待美國的觀點可能有變化,較能根本解釋問題。

外界認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對美元、美債與關稅的觀點,是川普新關稅背後的主要理論。米蘭在本週在公開場合表示,各國應分擔美國提供保護傘與美元做為儲備貨幣的重擔,支付關稅是其中一項協助方式。

米蘭在2024年底發表報告,建議各國透過簽署海湖俱樂部協議(Mar-a-Lago Accord)降低美元幣值,如果不簽署,持有美國國債可能需支付額外費用。

葉偉平指出,米蘭9日透過電郵回應,並未推動上述兩項建議,川普政府目前也未考慮採用任何一項。美國是世界各國儲備資產的提供者,這是美國國家經濟力量之一,川普已清楚表明將全力維護美元地位,強烈反對傷害美元的意圖。

持有美國長期國債代表對美國經濟前景與政治穩定有信心。美國財政部1月資料指出,世界各國政府與投資人持有總值超過8.5兆美元的國債,日本與中國排名前2位。全球債市規模達到140兆美元,與美國政府公債相關資產約47兆,殖利率出現劇烈變動牽一髮動全身。

美債作為川普關稅談判籌碼?

台灣央行總裁:建議很好

美國總統川普9日宣布高額關稅措施暫緩90天,台灣正積極對美協商,立委獻策台灣央行持有美債,可成談判籌碼,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認同,他說這個建議相當好,如果要和美國談判,會告訴對方,美國因應赤字要發行公債融資,而台灣對美債長期持有,不是短期買了又賣,對降低融資成本有貢獻。

美國總統川普對多國祭出的對等關稅9日凌晨開始實施,但他下午宣布,已有超過75國聯絡美國希望進行談判且未採取報復行動,他已授權該措施暫停實施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的對等關稅,立即生效;不過,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將即刻提高至125%。

雖然台灣獲得3個月喘息機會,台美談判過程仍需持續。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 (10日) 邀中央銀行等相關部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賴士葆、廖先翔,民進黨立委賴惠員、鍾佳濱等人均關注央行外匯存底以美債為主,近期美債市場震盪劇烈,以及是否能以此作為談判籌碼等議題。

中央社引述楊金龍說明,台灣外匯存底結構,強調安全性及流動性,目前美債約占8成以上;先前副總裁朱美麗表示,台灣外匯存底92%買美債,應是看錯數字。

立委關切近期美債市場動盪,有拋售潮,楊金龍表示,對等關稅上路之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曾逼近5%,近期報導指出外界一直拋售美債,但是截至昨日,殖利率還在4.3%水準,相對偏低。

央行官員補充,公債價格與殖利率呈反向移動,近日殖利率與前波高點有落差,顯示市場仍有人在買美債,不到全面拋售的情況。

對於立委建議,是否考慮增加美債,作為與美國談判籌碼,楊金龍表示,這個建議相當好,如果要和美國談判,會告訴對方,美國因應赤字要發行公債融資,而台灣對美債長期持有,不是短期買了又賣,對降低融資成本有貢獻。

也有立委建議台灣央行可與美國協商,增持美債同時並協議債券利率,達到雙贏結果。楊金龍對此表示,此做法不符合市場運作,不切實際,而且美國公債殖利率是美國金融市場重要影響因子,如果照此發展,投資人信心會受影響,美國會先發生金融危機,進而造成全球金融危機。

author avatar
台灣英文新聞 Taiwan News
Taiwan News《台灣英文新聞》1949年6月6日創立,是台灣第一份英文報紙。2015年告別紙版,升級網站內容。漢文版傳遞台灣聲音,帶入全球視野。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