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每天認真刷牙,還是會發生蛀牙,到底為什麼呢?蛀牙不僅影響牙齒健康,還會帶來疼痛與不適,因此瞭解蛀牙的原因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相當重要。帶大家認識蛀牙的成因以及不同程度蛀牙的治療方式,幫助大家更好地保護牙齒健康。
蛀牙原因
牙菌斑中的細菌產生的酸性物質侵蝕牙齒表面造成蛀牙,即便定期刷牙,以下幾個因素仍可能導致蛀牙的發生
飲食習慣
含糖飲料、甜食等食物中的糖分易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形成酸性物質,加速牙齒脫礦並形成蛀牙。
刷牙方式或工具不適合
刷牙方式不正確或刷牙工具選擇不當可能導致清潔不完全,牙菌斑堆積在牙齒表面或牙縫中,久而久之形成蛀牙。
唾液分泌量不足
唾液能夠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環境,並幫助沖刷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若唾液分泌不足,酸性物質將更容易侵蝕牙齒,增加蛀牙風險。
牙齒結構
牙齒排列不整齊或牙縫較小的患者,因清潔難度較高,容易在齒縫間殘留食物殘渣,造成蛀牙。
蛀牙處理方式
蛀牙的治療方式取決於蛀牙嚴重程度。以下是蛀牙的常見處理方式
輕微蛀牙:補牙
當蛀牙尚未深入牙齒內部時,使用補牙方式即可去除受損部分並填補空洞。補牙能夠有效修復早期蛀牙,防止蛀牙進一步惡化,並重拾齒列正常功能。
輕微牙髓感染:活髓保存
在根管治療前,如果蛀牙的細菌尚未入侵牙髓神經太深,有機會透過活髓保存治療清除感染並修復神經,保留住牙髓組織。
侵襲牙髓腔:根管治療
若蛀牙已深入牙髓腔,並引發疼痛或感染,則需進行根管治療。根管治療即常聽到的「抽神經」,移除受感染的牙髓組織,並清潔、消毒內部空間,避免感染擴散。若因根管死角或特殊根管較難徹底清除牙髓中細菌時,顯微根管治療多了顯微鏡的輔助也能提高根管治療的品質與成功率,治療後通常會填充牙髓腔並封閉牙齒,以減少未來感染的風險。
另外也特別提醒大家:「蛀牙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口腔問題,無論平時多麼認真刷牙,都可能因飲食、牙齒結構等因素發生。當發現蛀牙時,及時進行適當的治療可以減少不適,養成日常半年一次的口腔檢查也有機會及時防止牙齒進一步受損。若您需要治療蛀牙,可前往牙醫診所諮詢專業意見,了解適合的療程並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
本文由連瑋宗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台北士林博格牙醫:https://dentvogue.com/
基隆暖暖微風牙醫:https://breezedent.com/
三重康緹牙醫:https://kontid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