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聞記者陳光蘊/ 台北報導】在台灣,每年都會有一群新生兒可能在出生後不久就走入倒數計時的命運。他們罹患的是一種名為**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的罕見遺傳疾病。沒有及時診斷與治療的話,高達90%的嬰兒型患者無法活過1歲。

這不是故事,這是現實。
每年4月15日:國際龐貝氏症日
今年,我們迎來健保給付龐貝氏症治療20周年與台灣龐貝氏症協會成立10周年的雙重里程碑。為了紀念這個特別時刻,協會於4月12日至13日,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舉辦了【20載健保守護、10年協會攜手前行】感謝特展。
不只是回顧,更是一次向社會大眾、政府與醫界發出的集體呼籲:「請將龐貝氏症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台灣領先全球的龐貝氏症防治成就
台灣早在2005年就領先全球,成為第一個讓龐貝氏症患者接受酵素替代療法的國家。如今,嬰兒型患者的存活率已從2%攀升至97%,這正是全民健保力量的真實體現。
2023年,第二代療法也順利納入健保,為病友帶來更新的治療選項與希望。然而,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即便藥物再先進,也難以挽回器官的損傷。

所以,新生兒的早期篩檢,迫在眉睫。新生兒的第一份禮物,就是篩檢
目前,龐貝氏症的新生兒篩檢在台灣仍是自費項目。許多家長因不了解,或因費用考量選擇放棄,導致病童錯失早診斷與早治療的黃金時機。台大醫師簡穎秀說:「新生兒篩檢是給寶寶的第一份健康禮物。」
平均9.7天內即可啟動治療,只要能及時發現,就能挽救一個家庭的未來。
協會,是病友們的避風港
過去十年,龐貝氏症協會不僅串連醫界、政策與企業資源,更像是病友間的精神支柱。很多家長在確診初期徬徨無助,是協會幫助他們重拾信心、陪伴治療、分享經驗。
這場展覽,不只是回顧,更是一份感謝,也是一份期望。

展覽資訊
【20載健保守護、10年協會攜手前行】感謝特展
時間|2025年4月12日(六)14:00-18:00 至13日(日)11:00-18:00
地點|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紅磚區西五館
現場還有病友故事、疾病科普、留言打氣牆,一起為生命送上祝福!
一句話的力量,也能改變命運
我們誠摯邀請你分享這則訊息,讓更多人知道罕病孩子的需要。
用分享,讓知識傳遞。
用關注,為政策發聲。
用行動,守護每個新生命的未來。
因為,每一位健康長大的孩子,都是社會最真實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