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委會昨天(4/15)向美國發出明確訊號,要求川普政府就關稅爭端儘速釐清立場。據 Politico 披露,歐盟貿易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š Šefčovič)前天在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展開長達數小時磋商,會中重提「工業產品零關稅互惠」方案,涵蓋汽車、鋼鋁等關鍵產業。歐盟執委會貿易領域發言人吉爾(Olof Gill)形容會議「聚焦且具建設性」,但直言「下一步取決於美方能否對等回應」。
Euro news 引述歐盟內部消息指出,此輪談判被視為「避免跨大西洋貿易戰升級的最後窗口」。儘管塞夫柯維奇釋出善意,歐盟仍劃定明確紅線:拒談食安、動植物檢疫標準及數位市場法規。吉爾向媒體強調,歐盟已展現彈性,但核心標準不容妥協,現在球在美國那邊。
零關稅提議與紅線議題
吉爾指出,歐盟提議雙方全面取消工業品關稅,並將談判延伸至全球鋼鋁產能過剩(影射中國補貼政策)、半導體與醫藥供應鏈韌性等議題。然而,歐盟劃定明確底線:「食品、健康安全及數位科技法規絕不談判。」此舉回應美方長期指控歐盟以繁複法規阻礙市場准入,三大爭議領域包含:
1. 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SPS):美方質疑歐盟過嚴的食品、農產品進口標準。
2. 數位市場規範:美國科技企業抨擊歐盟《數位服務法》《數位市場法》限制競爭。
3. 技術性貿易壁壘:包括汽車排放標準、數據傳輸規範等非關稅障礙。
美方關稅現狀與歐盟反制預備
目前美國對歐盟鋼鋁及汽車課徵 25% 關稅,其他多數輸美商品(如機械、紡織品、消費品)則適用 10% 普遍性關稅。儘管歐盟暫停對美鋼鋁關稅的報復措施,川普政府仍維持前述稅率,僅將原訂對歐盟加徵的 20% 關稅暫緩 90 天(至 7 月中旬)。吉爾坦言,歐盟「已著手準備反制方案」,若談判破局,將針對美國半導體、醫藥等產品實施報復性關稅。
90 天談判期倒數 籲美方「雙向讓步」
歐盟聲明強調,未來三個月需「雙方共同投入」才能達成協議。塞夫柯維奇直言,美方過去數週「缺乏實質互動」,如今須儘速釐清立場。雙方技術團隊將持續磋商供應鏈、非關稅壁壘等細節,待政治層級最終決策。歐盟 27 國大使 15 日聽取華府會談簡報後,執委會將同步推進兩手策略:既有協商與反制預案。
川普的貿易戰心結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年來批評歐盟「貿易不公」,指控其以法規保護市場。此次談判被視為緩解跨大西洋貿易戰的關鍵窗口,但歐盟堅持「標準不容妥協」,美方則未鬆口調整關稅結構。隨著 90 天期限逼近,雙方能否在汽車關稅、產業補貼等癥結點取得共識,將成協議成敗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