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樂成有興 幸福後驛」 中臺科大攜興大附農共同體驗在地信仰文化魅力

Vendor Icon

觀傳媒

「樂成有興 幸福後驛」 中臺科大攜興大附農共同體驗在地信仰文化魅力

4 月. 17, 2025

「樂成有興 幸福後驛」 中臺科大攜興大附農共同體驗在地信仰文化魅力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財團法人台中樂成宮何敏誠董事長 (右 3) 親臨現場。(圖 / 記者廖妙茜翻攝)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 / 台中報導】臺中市東區年度盛會「旱溪樂成宮媽祖遶境十八庄活動」16 日熱鬧登場,由中臺科技大學承辦的後驛社區大學精心策劃,特別邀請旱溪樂成宮媽祖鑾轎進入校園駐駕,並與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級農業學校攜手迎駕,讓師生親自感受繞境盛況,不僅讓宗教信仰走入教育現場,也深化學子對在地文化與精神價值的認識。

「樂成有興 幸福後驛」 中臺科大攜興大附農共同體驗在地信仰文化魅力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後驛社大陳錦杏校長與興大附農簡慶郎校長帶領師生祈福。(圖 / 記者廖妙茜翻攝)

活動當日上午,鑼鼓喧天、氣氛熱烈,媽祖鑾轎於遶境隊伍護送下進入興大附農校園,沿途香煙裊裊、鑾轎莊嚴。迎駕儀式中,由中臺科大校長暨後驛社大校長陳錦杏與興大附農校長簡慶郎共同設立香案、準備祭品,帶領師生以虔敬之心迎接聖駕。旱溪樂成宮董事長何敏誠率常務董事莊錦聰、羅文甫等代表蒞臨現場,與東興里里長宋茂榮一同見證儀式並祝福活動圓滿,更親自指導師生完成象徵接受媽祖庇佑的「稜轎腳」傳統儀式,祈願校運昌隆、考運亨通、身體健康。

「樂成有興 幸福後驛」 中臺科大攜興大附農共同體驗在地信仰文化魅力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師生體驗媽祖庇佑的稜轎腳傳統儀式。(圖 / 記者廖妙茜翻攝)

中臺科大陳錦杏校長表示,中臺科大承辦後驛社大以深耕社區教育為目標,特別重視在地文化傳承與生活教育的實踐。本次活動融合「認識家鄉文化」課程,讓學生走出教室,親歷民間信仰場域,從媽祖文化中理解與體驗台灣社會脈絡中所蘊含的情感連結與文化價值。她強調,文化的傳承不能僅停留於書本,更要透過「參與」與「體驗」來深化理解,這也是社區大學推動地方文化活化的重要使命。興大附農簡慶郎校長也指出,在地文化是教育的一部分,宗教活動不僅凝聚社區情感,也是一種價值教育的媒介。他感謝中臺科大與後驛社大促成此次跨校合作,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會尊重與理解不同文化脈絡,拓展視野、培養人文素養。他表示,這樣的教育方式,比起課堂講授更能打動人心、留下深刻印象。

「樂成有興 幸福後驛」 中臺科大攜興大附農共同體驗在地信仰文化魅力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中臺科大及後譯社大師長、興大附農師長與旱溪樂成宮代表及等貴賓合影。(圖 / 記者廖妙茜翻攝)

後驛社大主任劉欣瑜補充,自 110 年起與旱溪樂成宮合作舉辦媽祖駐駕活動,今年已邁入第四年,逐漸發展為深受學校與社區歡迎的文化盛事。活動除了象徵祈福與平安,也讓學生在實地參與中理解「信仰」作為文化核心所扮演的角色,是校園文化與社區連結的重要橋樑。

「樂成有興 幸福後驛」 中臺科大攜興大附農共同體驗在地信仰文化魅力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師生恭送財團法人台中樂成媽祖。(圖 / 記者廖妙茜翻攝)

活動現場特別準備象徵平安與祝福的「平安糖」與「壓轎金」,分送給參與師生,傳遞媽祖庇佑與誠摯祝福。在香火繚繞、儀式莊嚴的氛圍中,學子們不僅能夠體驗民俗文化的深度,也感受到信仰所帶來的溫暖與凝聚力。此次活動透過實踐「SDG 11 永續城鄉和社會」,成功將地方信仰文化融入校園教育,也為媽祖遶境活動增添一抹青春的人文風景。

author avatar
觀傳媒
媒體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守望」,「觀傳媒」立足台灣、反映地方真實樣態,透過觀察社會百態、聆聽不同聲音、匯集各方意見、凝聚正向能量。 「觀傳媒」以善念關心生活、關懷社會、關注未來,期望成為閱聽人的耳目,善盡媒體該有的責任。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