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哈瑪斯呼籲 願以手中人質換永久停火

Vendor Icon

台灣英文新聞 Taiwan News

4月. 18, 2025

巴勒斯坦武裝抵抗組織哈瑪斯(Hamas)談判代表團團長哈雅(Khalil al-Hayya)於 17 日的電視演說中強調,哈瑪斯希望達成一項全面和平協議,以終結加薩戰爭,並以手中所有以色列人質交換遭以色列囚禁的巴勒斯坦人。他嚴拒以色列提出的暫時停火協議。

路透社報導,哈雅表示,哈瑪斯不再接受任何暫時性協議,並指以色列很有可能根本不同意暫時性協議的立場,此類協議也延後戰爭終結。哈雅指出,哈瑪斯已準備好「立即進入全面對話」,以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結束戰爭、交換囚犯並啟動加薩重建。

哈雅說:「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其政府企圖透過暫時協議掩飾其真正意圖,那就是在加薩繼續進行種族滅絕戰爭與製造飢荒。即使必須犧牲所有人質,他們也毫不在意。我們不會成為這場暴行的幫兇。」埃及協調人員目前仍嘗試重啟於今年 3 月遭以色列單方面撕毀的停火協議,但在雙方互相指責之下,進展甚微。巴勒斯坦與埃及消息人士指出,14 日於開羅舉行的談判未取得任何重大突破。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修伊特(James Hewitt)則指控哈瑪斯拒絕和平。他說:「哈瑪斯的發言證明它並不尋求和平,而是追求無止境的暴力。我們的立場不變:除非釋放所有人質,否則我們將打開地獄之門。」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凍結所有外援,並要求國會通過對以色列提供 10 億美元軍援。他曾威脅哈瑪斯跳脫以哈雙方同意協議釋放所有人質,否則讓地獄現身在加薩,並主張對加薩實行種族淨化以利房地產開發。

以方暫時停火提案

以色列先前提出一項 45 日暫時停火協議,內容包括釋放人質,和啟動結束戰爭間接談判,但遭哈瑪斯拒絕,原因在於協議條件之一,為哈瑪斯須解除武裝。哈雅批評以色列提出「根本無法接受」的條件。根據美方提出的三階段停火提案,自 1 月 19 日起啟動的暫時停火,已促成哈瑪斯釋放 38 名人質。然而,在哈瑪斯拒絕以釋放所有人質換取延長暫時停火,而不是進入第二階段談判(包含所有剩餘人質交換、以軍撤離與加薩重建)後,以色列單方面破壞協議,重啟戰事。

以色列官員表示,在加薩非軍事化並釋放剩餘 59 名人質前,將持續地面攻勢。而哈瑪斯則堅持,除非戰爭終結並展開重建,否則剩餘人質無法獲釋,也拒絕解除武裝的要求。與黎巴嫩政黨兼武裝團體真主黨(Hezbollah)類似,哈瑪斯是為抵抗以色列占領與入侵而成立,其手中以色列人質大多透過 2023 年與 2025 年的暫時停火協議交換獲釋。

哈瑪斯武裝部 15 日指出,失去與一支持有美以雙重國籍 21 歲以色列士兵亞歷山大(Edan Alexander)部隊的聯繫,疑似因以色列軍隊發動攻擊。隨後哈瑪斯武裝部發布影片警告人質家屬:「你們的孩子將會躺在棺木中回家,他們的遺體已被以色列砲火撕裂。」

加薩空襲

巴勒斯坦醫療人員指出,以色列針對加薩全境的攻擊造成包括婦女與兒童在內的 32 人死亡。其中一場空襲直接命中聯合國在賈巴利亞設立的學校,造成多人死傷。以色列軍方聲稱攻擊目標是哈瑪斯的指揮中心,但其過去多次提供錯誤資訊掩蓋攻擊平民的行為。最近一次為在拉法襲擊巴勒斯坦紅星月會醫護人員,起初稱受害者為「行蹤不明的可疑人士」,在遭影片證據推翻後,才改口稱會調查事件與未提估證據下控訴罹難者為哈瑪斯。

自以色列封鎖加薩十多年來,哈瑪斯於 2023 年 10 月 7 日發動反攻,突破封鎖後攻入南部城鎮。根據以方統計,造成約 1,200 名以軍與平民死亡,另有 251 人被擄至加薩。以色列當天起展開持續至今的軍事行動。加薩公衛當局統計,有超過 5 萬 1,000 名巴勒斯坦人死於以軍攻擊。

以色列還阻擋人道救援物資進入,引發災難性人道危機。多個國際人道組織指控以色列實施種族滅絕,摧毀大片地區並瓦解當地公共衛生系統。南非已於聯合國國際法院(ICJ)對以色列提起種族滅絕訴訟,但以色列否認所有相關指控。

 

馬爾地夫禁止以色列公民入境

無國界醫師稱 加薩已成「巴勒斯坦人與救濟人士的亂葬岡」

以色列再襲醫院 加薩市最後醫院停擺

聯合國秘書長指出 以色列未於加薩盡任何佔領國義務

哈瑪斯同意卡埃停火新提案 以色列反向兩國提案

加薩人上街抗議戰事不停歇 希望戰後選舉換政府

author avatar
台灣英文新聞 Taiwan News
Taiwan News《台灣英文新聞》1949年6月6日創立,是台灣第一份英文報紙。2015年告別紙版,升級網站內容。漢文版傳遞台灣聲音,帶入全球視野。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