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活化客語社群!龍津高中攜手鹿江國中小體驗客家藍染

Vendor Icon

互傳媒

4月. 18, 2025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為推廣客語文化於非傳統客語區,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提升客語社群活力專案計畫」,鼓勵學校以多元方式活化語言與文化。臺中市立龍津高中今年辦理「逆風操作—中彰海線非傳統客語區的客家活力營」,並於昨日攜手鹿江國際中小學,在鹿港舉辦客家藍染手作活動,讓學生透過聆聽與實作,親身感受客家文化之美。

▲活動後鹿江學子們開心展示藍染創作並與鄭主任、講師、兩校的校長合影。(記者林明佑翻攝) ▲活動後鹿江學子們開心展示藍染創作並與鄭主任、講師、兩校的校長合影。(記者林明佑翻攝)

在閩南語族群為主的鹿港鎮,龍津高中昨日特地與鹿江國際中小學合作舉辦一場大型客家藍染手作活動,邀請七年級全體學生參與。在專業講師指導下,學生們一邊聆聽關於客家族群歷史、地理分布與文化特色的講解,一邊實際操作藍染工藝,深刻體會客家藝術之美與文化深度。

▲臺中龍津高中彭佳偉校長介紹客家人的祠堂文化。(記者林明佑翻攝) ▲臺中龍津高中彭佳偉校長介紹客家人的祠堂文化。(記者林明佑翻攝)

活動中受邀擔任講師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葉晉玉表示,龍津高中彭佳偉校長在幾年前還在臺中一中擔任教務主任時,推動客語教學有成,曾榮獲客委會績優學校獎項,一直以來對於客家文化的推廣工作甚為有心,雖然我太平藍的團隊位於臺中市的太平區,距離鹿港有點遠,但為了支持彭校長、支持客家人,我們義不容辭!

參與活動的鹿江學生表示,藍染的「藍靛」染色原料是用天然材質製成,因此在雙手將綁好的方巾放進染劑盆中,聞得到植物淡淡的芳香,那種味道真的很特別。

鹿江國中小校長黃俊偉則指出,這次的藍染手作,學生除了體驗到藍染有如魔法般地的神奇之處,親手製作一張屬於自己的方巾之外,也學到一些客家俗諺與詞彙,更瞭解了客家人的族群歷史、地理分布與文化特色,著實為校內以閩南文化為主的傳統藝術課程注入一股新的活水。感謝鄭淑璟主任陪伴學生透過嘗試與體驗新的事物,相信可以激盪出不一樣的對於藝術美感甚至傳藝的想像。

龍津高中校長彭佳偉表示,龍津高中本年度辦理的提升客語社群活力計畫,名為「逆風操作-中彰海線非傳統客語區的客家活力營」,希望透過學校的努力、持續累積能量,在幾年之後再申請客語生活學校計畫,盼能為更多有興趣學習的孩子帶來豐富的客語教學資源,牽著原本不熟悉客家文化學生的手,一起走進客家文化繽紛多彩的世界。

彭佳偉指出,如同當天活動快結束時,有位女學生興匆匆地拿著即將放進夾鏈袋靜置兩週的作品,向講師們說道:「我的外婆跟彭校長您一樣也是客家人,您在課程中提到的彭城堂、隴西堂、南陽堂,以及惜紙敬字、義民、粄食等文化,小時候有聽外婆講過但其實印象已很模糊,今天真的讓我收穫滿滿!」。這就是承辦客家文化推廣與客語研習活動最佳的回饋,龍津高中將繼續走在為臺灣本土語文教育盡心的前端。


<活化客語社群!龍津高中攜手鹿江國中小體驗客家藍染> 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互傳媒》新聞
author avatar
互傳媒
《互傳媒》提供最新、最多元、最專業時事議題,涵蓋財經、科技、醫藥、生活、運動、教育、政治、影劇、社會、地方即時新聞。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