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狠劇場新作《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5月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探索虛實交錯的自由想像

Vendor Icon

威傳媒

4月. 19, 2025

【威傳媒陳惠玲編輯】

  自由究竟是什麼?它是否真的無邊無界?
如果有一群人全都戴上VR頭顯,沉浸在虛擬世界中歡樂嬉戲,那是一幅科技烏托邦的藍圖,還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場景?

  狠劇場全新創作《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即將於5月2日至4日登上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帶來一場突破感官與現實邊界的沉浸式體驗。觀眾將化身為「無畏探索者」或「全知見證者」,共同參與並見證一段融合虛擬實境、舞蹈與音樂的創作過程。

2025 NTT Arts NOVA—狠劇場《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每一次的跳躍與行走,會轉化出不同的音階與音色,最終成為一段旋律。(圖/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2025 NTT Arts NOVA—狠劇場《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每一次的跳躍與行走,會轉化出不同的音階與音色,最終成為一段旋律。(圖/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繼威尼斯影展、日內瓦國際影展、高雄電影節大放異彩的《放開你的頭腦》之後,《自由遊戲》作為其續篇,進一步拓展了身體與科技之間的對話。觀眾戴上VR頭顯,跟隨舞者的引導一同進入虛擬世界——在觀賞VR作品的同時,也成為現場表演的一部分。每一次搖頭擺動,不只是觀看,更是一場身體參與的創造。

2025 NTT Arts NOVA—狠劇場《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導演周東彥結合VR、舞蹈及音樂,深入探討「自由」的含義。(圖/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2025 NTT Arts NOVA—狠劇場《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導演周東彥結合VR、舞蹈及音樂,深入探討「自由」的含義。(圖/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延續2021年在歌劇院演出的《指尖上的幸福人生》風格,本作將劇場轉化為一個影像製作現場。導演周東彥提出疑問:「在一場名為自由的遊戲中,是否有人是真正自由的?」他指出,科技讓人類的想像力得以自由馳騁,卻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感官的牢籠。這場作品正是一趟穿越界限、思索自由本質的旅程。

2025 NTT Arts NOVA—狠劇場《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作品打破傳統觀演關係,觀眾不再只有被動觀看,可選擇成為「無畏探索者」,透過肢體與虛擬影像互動,主動參與演出過程。(圖/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2025 NTT Arts NOVA—狠劇場《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作品打破傳統觀演關係,觀眾不再只有被動觀看,可選擇成為「無畏探索者」,透過肢體與虛擬影像互動,主動參與演出過程。(圖/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作品中,擔任獨舞與肢體設計的洪翊博,全程戴著VR頭顯,身上綁滿象徵訊息與能量傳遞的線纜。那既像太空人的生命維繫裝置,也象徵束縛與限制。他坦言,剛開始表演時,頭部與雙手的受限讓他不習慣,然而多年經驗讓他學會轉化這些限制,發展出不同於常規舞者的身體語言。「限制,反而讓我有更多肢體想像。」

2025 NTT Arts NOVA—狠劇場《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VR手把化作一支自由揮灑的畫筆,筆觸在空間中漂浮,轉化成各式色彩線條。(圖/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2025 NTT Arts NOVA—狠劇場《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VR手把化作一支自由揮灑的畫筆,筆觸在空間中漂浮,轉化成各式色彩線條。(圖/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自由遊戲》設計了多重觀看視角:舞台上的實體獨舞、VR中互動參與的玩家,以及如上帝視角般的觀眾群,觀察這一切如何被建構與編排。洪翊博指出:「最有趣的是,兩種觀眾在資訊接收上的落差——外面看到的是一場舞蹈與音樂創作,裡面則可能正全神貫注地打擊一個虛擬怪物。」

  本作融合對自由的哲學思辨、身體的感知拓展與音樂節奏的想像延展,誠摯邀請觀眾打開所有感官,登入《自由遊戲》,展開一場遊走於虛實之間的自由冒險。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author avatar
威傳媒
威傳媒新聞網是由一群媒體人、公關人及科技人各個領域資深成員所組成。對基層民眾生活特別關注,以提供原創在地觀點報導和消費新聞、公關行銷企劃分享、商業引薦、科技新知為特色。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