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名家論壇】Veritas 不沉默:哈佛大學與美國大學壓力下的抉擇(下)

Vendor Icon

CNEWS 匯流新聞網

4 月. 21, 2025

unsplash示意圖

蕭乃彰/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在面對聯邦政府要求其削減 DEI 計畫並限制國際學生招生等指令時,選擇了堅定的抵抗立場。而普林斯頓大學因為拒絕配合,已經導致聯邦政府凍結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資金,為了維持研究與教學的正常運作,普林斯頓大學發行了 3.2 億美元的債券,以因應資金短缺的挑戰。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雖然在歷史上曾多次成為捍衛學術自由與社會正義的先鋒,但目前哥倫比亞大學為了因應聯邦政府的壓力而選擇了配合部分要求,卻也引發了校內外對其維護學術精神的批評。

賓州大學(UPenn)做為川普總統的母校,賓州大學在面對聯邦政府的壓力時也是選擇了部分妥協,特別是在涉及跨性別運動員的爭議上,然而這些妥協引發了校內學生與教職員的抗議,認為校方未能堅守學術自由與多元包容的核心價值。

康乃爾大學(Cornell)在歷史上曾積極參與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而這次面對聯邦政府的壓力,強調學術自由與多元包容的重要性,並拒絕配合削減 DEI 計畫的要求。

布朗大學(Brown)在歷史上以其進步的教育理念著稱,曾在 1970 年代支持學生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抗議,目前也是堅定抗拒來自聯邦政府的壓力,但也被凍結了 5.1 億美元的聯邦資金。

耶魯大學 (Yale) 已被聯邦政府凍結約 9 億美元的資金,但仍有將近 900 名耶魯大學教職員聯名呼籲校方抵制聯邦政府的過度干預,並與其他學術機構合作,並捍衛學術自由。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 也已被凍結了約 7.9 億的經費,西北大學表示已有 100 多項研究計劃受到影響,包括穿戴式設備、機器人技術、奈米技術、和帕金森氏症研究等。

邁阿密大學(U. of Miami)在聯邦政府的壓力下已移除其 DEI 網站,此舉動引發了校內超過 50 個學生組織的聯名抗議,指責學校在未與校內社群對話即屈服於外部政治的干預,並要求重啟透明的討論。

霍華德大學(Howard U.)做為歷史最悠久的非裔美國人的高等教育學府,也是前副總統暨總統參選人 Kamala Harris 的母校,Howard 對聯邦資助的依賴非常敏感,校方雖未公開反對聯邦命令,但校內教授與學生公開發起聯署強調「多元性對黑人教育不只是理想,而是生存基礎」,並強調任何對 DEI 的削弱,都是對整個少數族群教育環境的背離。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 一向以其天主教傳統與全球人權研究而聞名,Georgetown 校長 John DeGioia 在一封公開信中指出「我們不能在資金壓力之下放棄對正義與公平的承諾,因為大學不只是知識的產地,也是價值與信念的守護者」。Georgetown 法學院院長 William Treanor 公開反駁聯邦政府要求終止 DEI 課程的要求,強調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大學決定課程內容的權利。

在麻州的塔夫茨大學(Tufts U.)做為傳統的自由派學院,發表聲明強調雖然無法忽視資金現實,但會設法以學術自治原則為優先來進行因應,學校進一步表示將主動尋求非聯邦的資金注入以維持學術研究的獨立性,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業已終止了所有對 Tufts 的資助研究計畫。

麻州大學安默斯特分校(UMass Amherst)是麻州州立大學的的旗艦學校,校長 Javier Reyes 發出聲明重申學校對於營造尊重、平等、與包容的校園環境的承諾,並強調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重要性 。UMass Amherst 也積極應對聯邦政府對國際學生簽證的審查與撤銷,為受聯邦移民政策變化影響的學生提供法律、學術、住房、生活、和心理諮詢等方面的支援 ,此外在面對聯邦資助的不確定性,成立了 Research Continuity Emergency Matching Fund,以支援因聯邦資金中斷而受影響的研究工作。

學術自由不是象牙塔裡的奢侈品,而是現代民主社會的基本結構。學術的自由不僅是保護知識不受政權與意識形態的宰制,也保護了社會在多元中尋找共識的能力。因為沒有了思想的多樣化與碰撞的火花,我們失去的將不只是創新,更可能是民主的核心價值。當政府的資金成為學術與思想的閘門,當研究的方向需要透過政令審核,那絕對不只是學術界的悲劇,更可能是民主制度崩壞的起端。

這場政治與學術之間的角力,早已超越撥款與預算的範疇,而是對整個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的根本詰問,學術自由絕對不是一項可以被交易或退讓的從屬選項,而是知識進步與社會批判的重要基石,思想自由不應該只是社會價值和政策辯論上的配角或點綴,而是民主制度得以存續與蛻變的核心機制。

哈佛大學及許許多多美國高等教育學校的歷史告訴我們,她們雖然在改變上走得慢但總會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所以現在不只是哈佛等大學能不能繼續堅持下去的問題,而是美國的學術體制是否有足夠的免疫力和韌性,去抵抗這場看似合法的侵蝕與箝制。「Veritas」,不只是屬於哈佛大學的,也應該是屬於每一位相信學術和思想自由人的。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 示意圖

《更多 CNEWS 匯流新聞網報導》

【名家論壇】Veritas 不沉默:哈佛大學與美國大學壓力下的抉擇(上)

【名家論壇】向 Gene Hackman 致意:銀幕上的魅力與經典的回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author avatar
CNEWS 匯流新聞網
台灣內容型網路新媒體,2016 年成立,由資深記者、媒體人及影像工作者組成,內容包括數位匯流、醫藥生活、網路科技、政治民調、新能源、金融財經及企業公益領域。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