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s

馬斯克政治路困難重重!成立「美國黨」或遭聯合打壓 競選不差錢但捐不出去

Vendor Icon

台灣好報

7月. 06, 2025

▲7月4日,川普簽署「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

【沁諠/編譯】7月5日,美國企業家馬斯克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發文稱,「美國黨」於當日成立,以還給人民自由。

近期,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就「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產生分歧。 6月30日,馬斯克猛批川普力推的所謂「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並表示如果法案通過,第二天就會成立「美國黨」。

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法案簽署成法的幾個小時前,馬斯克再次在社群平台上發佈建立新黨派「美國黨」的投票。在收到的約124.9萬網路投票中,65.4%的網民支持成立新黨。據了解,馬斯克於6月5日首次提出這個想法。

法律層面和經濟層面困難重重,新政黨成立後或遭聯合打壓。有分析指出,即便是對「不差錢」的馬斯克來說,「成立新黨」也是說來容易做來難。即便馬斯克創造了許多成功的公司,但想要創造一個能挑戰美國「兩黨制」的第三黨,確實不容易。事實上,除了民主黨和共和黨這兩大黨,美國也有包括綠黨、自由黨在內的政黨,但後兩者根本無法撼動兩大黨的地位。

多位專家學者指出,美國之所以到現在也沒有第三方能撼動兩大黨的地位,是因為這件事無論是在法律層面或經濟層面都非常困難。

▲馬斯克幫助川普競選總統,二人蜜月期是好搭檔

資深選舉律師布雷特·卡佩爾稱,美國各州對想要參選的新政黨的參選資格認定並不相同。以加州為例,若一個新政黨想出現在該州的選票上,就必須吸收並維持該州至少0.33%的選民成為該黨成員,或收集110萬名選民的簽名。

想要獲得國家層級的認可,新政黨還需要獲得聯邦選舉委員會的認可。 「這幾乎肯定會遭到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強烈反對。」卡佩爾補充稱,新政黨在獲取選民簽名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應對法律問題,「所有州的法律都偏向兩大黨,第三方很難『出頭』」。 埃默里大學政治學教授艾倫·阿布拉莫維茨表示,這些法律規定幾乎無法讓第三者成功。

卡佩爾說,無論如何,想要建立一個全國性政黨至少需要花費數年時間。 「看看綠黨和自由黨就知道有多難了。」卡佩爾解釋道,這兩個黨都成立了數十年,現在都還在掙扎著成為各州選票上的選項。

競選資金籌備也是難題1「錢不是問題,但捐不出去」!除了時間和法律問題,競選資金的籌備也是一大難題。美國前聯邦選舉委員會主席李古德曼表示,馬斯克可能需要數千名捐款者共同資助他的政黨。 「由於聯邦捐款限制,一個非常富有的人無法像創辦公司那樣直接為一個新的全國性政黨提供資金。」目前,個人每年只能向州級政黨捐款10000美元,或向國家級的政黨委員會捐款44300美元。

美國法律規定,個人可以隨意資助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但不能直接資助一個政黨。有分析解釋稱,馬斯克的確可以透過其控制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這樣就可以沒有捐款限制。但問題在於,按要求該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不能直接向候選人捐款或協調競選活動,只能不受限制地直接花錢幫助候選人打廣告等。

除了法律和資金問題,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在於選民和候選人的意願。阿布拉莫維茨說,儘管有時民調數據顯示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的支持率有所波動,但事實上兩黨的黨內忠誠度仍然很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三政黨的人很難說服選民投票給自己的候選人。」阿布拉莫維茨稱,這無疑是在告訴別人,你在投給一個沒機會贏的人。

對馬斯克而言,最方便的辦法就是透過他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給獨立候選人,這樣他既能無限制地註入資金,也能幫助獨立候選人獲得選票。(照片翻攝資料照)

author avatar
台灣好報
『好報』報系:《#台灣好報》《#兩岸好報》 ◎看好報 • 有好報◎ ◎新媒體5.0 • 最優質報◎ 『好報粉絲團』FB搜尋《台灣好報》 『好報視頻』YouTube搜尋《台灣好報》 YAHOO!、PChome、LIFE、YamNews、Match、Google News、OwlNews新聞也看得到喔!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