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確診後嗅覺喪失、咳嗽卡痰後遺症 中醫:光用清冠一號還不夠!

Vendor Icon

CNEWS 匯流新聞網

6 月. 08, 2022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確診之後出現嗅覺喪失、咳嗽卡痰等症狀,國內已經開放居家照護者可以公費使用清冠一號,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指出,醫院臨床使用經驗,清冠一號主要功效為疏風解表、清熱化痰,對於發燒、喉嚨痛、咳嗽、黃稠痰等屬於中醫風熱症狀可有效緩解,然而,針對肌肉痠痛嚴重、高燒、胸悶喘促、鼻塞、腹瀉等風寒或寒溼證的病人,中醫師會再斟酌搭配其它辛溫解表或芳香化濁的科學中藥治療。

衛福部今年 4 月 18 日起實施公費清冠一號居家照護,以奇美醫院為例,該院中醫部從 5 月初安排中醫師輪班看診,至今透過視訊診治 500 多名病人,年齡層分布從 1 歲幼兒到 90 歲長者都有,但主要族群仍為 20 至 60 歲的青壯年。

33 歲的李小姐就是一例,參加一場喜宴後 3 天開始發燒、咽乾,確診新冠肺炎,Ct 值 13,服用西藥退燒後仍反覆輕微發燒,接著喉嚨痛、咳嗽、黃稠痰,並伴隨全身痠痛、頭重、倦怠乏力、吃不下,更令她擔心的是,還出現了嗅覺喪失。

梁祐爾表示,李小姐在接受清冠一號治療 3 天後再次視訊回診,頭重及倦怠乏力已有改善,但仍聞不到味道,還伴有鼻塞、濃濁鼻涕倒流、呼吸不暢等症狀,經中醫辨證再給予科學中藥治療,嗅覺已經完全恢復,且咳嗽及卡痰情形均已緩解。

梁祐爾表示,中醫認為「鼻是肺的外竅」、「肺氣通於鼻而能知香臭」,當肺氣不通時,連帶會產生嗅覺障礙,故多數病人同時有鼻塞的症狀,此時治療選用辛開鼻竅的藥物,如:辛夷、白芷、蒼耳子,同時也會衛教病人在家按摩印堂、迎香、鼻通、新吾等穴位。

值得注意的是,梁祐爾指出,部分確診病人在解隔離或出院之後,仍有咽乾、咳嗽、痰少難咳、呼吸不順情形,常會透過視訊看病人舌苔厚度及舌色、或解隔後回門診把脈,考量「痰飲」的存在,並判斷有沒有氣陰受損或殘留肺熱。常用化痰飲中藥、加養陰、補氣、宣肺清熱藥物,來解決餘留的呼吸道症狀;門診也常看到伴隨失眠、耳鳴、頭痛、心悸等自律神經失調相關症狀,會搭配以疏肝理氣的方式治療。

梁祐爾提醒,病人體質也會影響病情,例如習慣晚睡、熬夜或貧血、平常營養攝取不足等「氣陰不足」體質的病人,舌象為舌胖或苔少,在高燒、感染後較容易有心悸、動多會喘的後遺症;而喜歡吃冰、飲冷,原本消化功能不佳、舌苔白厚的民眾,染疫後容易發生食慾不振、腹瀉腹脹等「中焦濕滯」的表現。所幸透過視訊診療,逾半病人的症狀可在服藥 5 至 7 天內獲得緩解,建議病人應多休息、補充營養。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放棄選舉了? 陳時中二度回應「不用說要等我、那大可不必」

估 6 月底能降回萬例 7 月脫口罩別想了!陳時中拍板「暫不全面放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author avatar
CNEWS 匯流新聞網
台灣內容型網路新媒體,2016 年成立,由資深記者、媒體人及影像工作者組成,內容包括數位匯流、醫藥生活、網路科技、政治民調、新能源、金融財經及企業公益領域。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更多相關新聞
CNEWS 匯流新聞網
防疫再鬆綁!COVID-19 通報時效放寬 72 小時 6 月免隔離條件擬擴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四波疫情正在燒,每日仍有 200 多例的 COVID-19 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通報,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時效縮短了!疾管署今(31)日正式公告,由 24 小時調整放寬為 72 小時,以減輕第一線醫療人員的行政負擔。 防疫解封鬆綁,國內自 3 月 20 日輕症免通報、免隔離的新制實施之後,疾管署最新統計,近 7 日(5/24 至 5/30)每日平...
CNEWS 匯流新聞網
新口罩規定今生效!出入「三類場所」無罩可罰 1.5 萬 一路抓到 7 月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的戴口罩規定今(31)日生效,民眾出入「三類場所」只要沒戴好口罩,當心荷包失血最高 1 萬 5 千元!疾管署提醒,自 5 月 31 日起「醫療機構、醫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將持續列為強制戴口罩場所,並維持裁罰規定,如有違反者,可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3 千元以上、1 萬 5 千元以下罰鍰。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新的口罩規定,預計持續到 8 月才會再度檢...
台灣好報
疫情上升接種新冠疫苗可領 500 元禮券
【記者 高金次/新北 報導】國...
台灣好報
新冠疫情反撲 彰化縣 65 歲以上打疫苗加送 500 元禮劵
【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新...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