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7 月 30 日週六清晨天還未亮,高雄國家體育場四邊周圍已經被角椎圍繞,世運大道上的轉角處矗立起高雄馬拉松的舞台架,輪椅身障跑者從四方聚集於此熱身準備,緊接著他們將要為 2022 年高雄馬拉松進行輪椅組別的道路測試賽。
高雄馬重磅回歸!新增輪椅組別落實「運動平權」
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局長侯尊堯表示,睽違兩年之久,高雄富邦馬拉松總算再度舉辦。重新迎接賽事的到來,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偕同主贊助商富邦人壽,向台師大特殊教育中心請益後投入更多資源和企劃,期盼讓高雄馬拉松以全新面貌與跑者見面。
台師大特殊教育中心姜義村教授表示,本次賽會通過教育部體育署全民運動組與台師大的計畫合作,除了原有的「視障組」外,最大的突破更首度將「輪椅族群」納入正式競賽組別,呼應今年度主題:「一起更好 RUN TOGETHER FOR BETTER」,將成為台灣國際路跑賽事邁向「運動平權」的領頭羊。
何謂身心障礙者的「日常」?運動競技的嚮往,人人皆可達
走出家門跑步、穿上球鞋籃球場三對三鬥牛、騎上單車,運動對於非身心障礙者而言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不過這些「日常」對於身障族群而言,過程卻是層層阻礙。
雖然社會給予視障、聽障和身障者「特殊人士」的身分定義,不過除身體失去部分機能外,實際上身障人士與非身心障礙者的生活沒有不同。一樣需要透過運動、訓練調劑身心,甚至也對競技運動有所嚮往。
然而以現階段台灣社會在日常生活環境,對應身心障礙人士友善度仍有提升空間,延伸至國內大多數運動環境、賽事更是同樣狀況。在高喊權利平等的時代,身心障礙者同樣有運動的需求以維持自己身心靈所需,故關注且支持身障人士的運動權利,也該是台灣社會同時邁進的重要環節。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中的六大賽事皆有針對身障者設定的組別,波士頓馬拉松更是從 1975 年便納入輪椅組別,2020 年正式增設視障組、截肢組,迎接各種不同型態的身障跑者,運動愛好者。
在台灣,身心障礙者中有 88% 的比率是後天障礙因素所導致,疾病、工作傷害、老化或是意外造成失能,只有極少數人來自於先天因素;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是身心障礙者候選人,不應該讓人人應有的權利同時喪失。國內有許多民間組織和身心障礙組織,長久以來都持續地推動身障朋友在生活上平權的議題,而運動上的平權,更需要你我一起來關心。
台灣身心障礙者的運動平權 有進步但仍需你我持續攜手前行!
臺灣師範大學特教系姜義村教授受教育部體育署委託,於 2019 年起推動《愛運動.動無礙》一系列的相關計畫,連結學界與業界資源,積極倡議身障運動平權議題。
在 7 月 26 日舉辦的高雄馬拉松報名記者會中,姜教授語重心長道出過往國內馬拉松賽事面對視障者參賽的限制,以及直至今日的轉變,然而身障不僅僅限於視障,其他肢體障礙、輪組族群等的運動權利同樣也需要被重視。
本次高雄富邦馬拉松輪椅組的增設,來自於主辦單位高雄市運動發展局的主動發起,也因為國內鮮少有輪椅夥伴參與賽事,因此運發局特別舉辦輪椅測試賽,希望汲取更多跑者回饋,作為賽事規劃依據。
來自全國各地的 16 位選手參與高雄富邦馬拉松輪椅組測試賽,其中包含特別南下參與的林政逸,說明過往曾經因為自己的輪椅族身分被馬拉松賽事嚴正拒絕參賽,那一次的經驗讓他後來報名路跑賽事都不敢表明自己的身分。身心障礙者也和非身心障礙者一樣,只是單純喜歡運動、想要自我挑戰,卻被主辦單位婉拒於門外,對林政逸來說,無奈與失望難以言喻。
在得知今年高雄富邦馬拉松有舉辦輪椅組別的測試賽程後,林政逸表示,無畏距離遙遠都要南下參加,一同為輪組族群聚集能量,希望自己也能一起發出聲量,讓輪椅族群能夠得到同等的尊重。
輪椅測試賽 蒐集賽道、路面的實際回饋
測試賽圍繞著國家體育場運行,時間共進行一小時,期間記錄了每位選手單圈時間、一小時行進的距離,賽後選手齊聚於高雄運動發展局,與局長侯尊堯以及姜教授互動討論賽事上的各類細節,包括訪談內容和蒐集跑者對於賽道、路面的實際回饋。
本次高雄富邦馬拉松輪椅組設定為 21 公里半程馬拉松賽程,由於輪椅組的速度與跑步的速度不盡相同,故測試賽的目的就是要先行瞭解選手的強度、需要花費的時間,在兼顧所有參賽者的安全之下,要慎重地安排輪椅組的出發順序。測試賽後得到的資訊都將成為高雄富邦馬拉松賽道路線、補給設計的重要依據。
2022 高雄馬拉松將於 10 月 29 日、30 日正式起跑,報名也已於 7 月開跑!歡迎大家一起跑進高雄,屆時看到輪椅組選手經過你身旁時,也不忘彼此給予最熱情的鼓勵!一起享受奔馳的樂趣。
參考資料:
- 全球最古老田徑盛事寫紀錄
- 波士頓馬拉松2020年增設「視障組、截肢組」|吳洛瑩,上報 UP MEDIA|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 「我可以用手跑」輪椅組首次跑進高雄馬 道路測試賽轉動平權之輪 最早出現於 Don1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