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50多歲的林女士,年輕時就會腰痠背痛,只要休息幾天就會緩解,直到近期症狀變嚴重,一旦久坐、久站痠痛難耐,腳底隱約出現痠麻感,某天到大賣場採買,提起重物一陣劇痛,連忙就醫,最後診斷出「椎間盤突出、骨盆不正」,知名復健科診所院長蕭博隆醫師表示,長時間下來姿勢不良,骨盆、腰椎排列不正,再加上更年期使得肌腱、韌帶修復力變差,穩定性不佳、無法負重,容易引發椎間盤突出,而林女士接受徒手治療以及再生注射治療後,症狀大幅緩解、越來越有力氣且痠痛感也消失了。
蕭博隆醫師表示,更年期婦女因荷爾蒙的變化,可能會出現關節痛、下背痛以及手麻等問題,平時如何進行預防保健,以及症狀嚴重時的治療方式,可參考以下建議:
一、關節痛-退化性關節炎
蕭博隆醫師表示,關節痛的症狀並不少見,但並非所有關節痛都是關節發炎,有些更年期婦女,有時關節痛過幾天就好起來,不一定是有疾病,因此有疑慮請尋求專業醫師診斷。若真的是關節炎,進一步還要確認是否為退化性關節炎、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或是其他內科疾病,分別有不同治療方式。
蕭博隆醫師指出,50歲以上女性,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會比男性來得普遍,且退化性關節炎最常出現於膝蓋、髖關節、手指關節。為什麼更年期和退化性關節炎有關呢?因雌激素有保護軟骨、抗發炎的作用,而關節組成複雜,除了軟骨,還包括肌腱、肌肉、韌帶、半月板、骨頭等,當雌激素缺乏,除了關節軟骨之外,關節的其他組成也可能慢慢產生其他問題。
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嚴重者會感覺疼痛,輕微者則感覺走路卡卡、有僵硬感,有些人甚至當天氣濕冷時,痠痛感更明顯。蕭博隆醫師建議,要均衡飲食、控制體重,肥胖會使關節負擔增加,而做運動可增加下肢、臀部的肌力,對關節有保護效果。不過不要突然過量運動,否則反而會造成關節負擔,任何運動都要循序漸進,比較安全。若症狀嚴重時務必就醫,通常會予以藥物、物理治療,或施以再生注射,也就是注射葡萄糖、血小板等,以增加膝蓋軟組織的強度,不過當症狀嚴重時還是要進行手術。
二、下背痛-椎間盤退化
蕭博隆醫師表示,隨著年紀越大,下背痛問題層出不窮,且是復健科主訴前三名的症狀,許多人甚至因此而影響工作。研究統計,更年期後婦女,椎間盤退化機率較高。從動物實驗發現,雌激素可能會引響椎間盤的組成,椎間盤可緩衝脊椎之間的壓力,裡面包含很多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水分,雌激素缺乏則會影響組成,造成退化機率變高。
該如何保養呢?蕭博隆醫師指出,控制體重、做適當運動,以及針對性訓練,例如:核心肌群的訓練。核心肌群是圍繞於脊椎的深層肌肉,有保護脊椎的功能,加強核心肌群,可緩衝傷害。倘若下背痛嚴重,可透過物理治療當中的徒手治療,以專業手法導正脊椎、骨盆的排列,進而減少腰椎、骨盆的壓力,也可使用再生注射或PRP注射,強化體內退化的軟組織。
三、手麻-腕隧道症候群
蕭博隆醫師表示,更年期婦女,因雌激素減少,會造成肌腱修復能力變差,容易發炎、水腫,而更年期後女性,手臂脂肪量增加,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腕隧道症候群的產生。何謂腕隧道?蕭博隆醫師說明,手腕有一個類似隧道的構造,裡面包含神經,以及手指頭的肌腱,因此當隧道變得狹窄,神經的空間就會被壓縮、壓迫,引發手麻。另一情況是,隧道沒有變窄,而是肌腱變大、水腫、發炎,也會影響神經,導致腕隧道症候群。
因此,蕭博隆醫師建議,工作時,無論使用電腦或是手機,務必注意手腕的姿勢,過度伸直、彎曲都會增加神經壓力,敲打鍵盤也會讓手指的肌腱疲勞、腫脹,甚至發炎。工作要適度拉筋,做手部的伸展,讓肌腱放鬆。若手指頭酸麻感仍無法降低,就要尋求醫療協助,大部分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是採取保守治療,以復健儀器治療。另一種治療稱之為神經解套術,也就是使用超音波觀察神經,再施以內含葡萄糖、血小板的神經修復液,注射時亦可把神經附近的水腫、沾黏沖掉,治療效果佳。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6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