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來藝人輕生的新聞,再度喚醒社會對憂鬱症的關注,面對身邊親近的家人被診斷出憂鬱症,往往因為一個人生病,也讓全家壟罩在鬱悶心情中,面對這樣的狀況,心理師建議,想幫助憂鬱症親友,需要學會三步驟做到良好陪伴;另外,像是「別想太多」、「加油!」等一般人脫口而出的關心語,心理師點名其實全是NG行為。
聯青診所心理師倪家珍指出,國內臨床觀察,以及各國的統計,再加上這二年多疫情的影響,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越來越多,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當看到親友出現憂鬱、情緒低落、生活功能不佳時,作為親人、朋友想要伸出援手是很正常的反應,但是如何提供合宜的協助或陪伴,有三步驟要學習。
倪家珍表示,第一步得「先了解憂鬱症患者的狀態」,當得知親友有憂鬱症,有時直覺反應是「我要趕快幫助他,我想讓他趕快好起來」,如果有這個衝動,請先緩一緩!當自己抱持著上述想法而立刻行動,可能會導致兩種結果,一是自己太過執著急著想讓患者變好,當結果無效時,容易會覺得挫折、無力;一是這樣的舉動易讓憂鬱症患者覺得壓力很大。
倪家珍說,此時最重要的,是先了解憂鬱症類型、親友的狀態和醫師的診斷,而非貿然行動。值得注意的是,「你不要想太多」、「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多得很」、「加油!」等,民眾最常用來安慰或是試圖鼓舞憂鬱親友的話語,對憂鬱症患者來說,常常是另一個打擊或負擔,不僅無法真正同理憂鬱症患者,更容易讓他們心情更低落或起伏。
第二步「給予憂鬱症患者一些空間」,心理師建議,可以協助親友從既有的生活事務上退下來或是放慢腳步,比如先少上點課、減少工作時間或是暫停工作,因為憂鬱症患者自身精神、體力、能量都極少,失眠、過度緊張、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無法起床都是有可能的。減少需要應對的事物,讓他們理解「其實自己有空間可以做這樣的選擇」,或是嚴重失眠時,不用勉強固定的睡眠時間,嘗試分段睡眠,讓憂鬱症患者有較大空間可以調適跟休息。
倪家珍表示,第三步就是「適度的陪伴,以及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理想上,我們希望適度的陪伴,然而是自己的親人時,責任與共同生活的交疊性會影響我們陪伴的尺度,心中拉扯也比較大,無論關係親疏,都需要衡量評估「以現狀而言,可以幫助什麼」,在不需要過度涉入與承擔時,要節制,不要去承諾做不到的事情,反而需要善用其他的社會資源或是外部關係。
倪家珍說,陪伴的過程有時沉「重」,但其實也可以有「輕」的安排,也許是去戶外散步一小段、一起做一件事情,考量到患者的狀況,隨時量力調整或結束。即使只是去公園曬太陽10分鐘、坐在草地上讓雙腳接觸地面,或是去附近的早餐店吃個早餐,都可能有益。另外,要提醒的是,互動上不需過度強調憂鬱這件事。
倪家珍提醒,任何一位陪伴者,在陪伴憂鬱症親人的過程中也會積累許多困惑、情緒或是心裡有很多無法說出的想法,一定要定期找個你可以信任與理解你的人說說心裡話,或是一起共度感到輕鬆與被支持的時光,不只憂鬱症患者需要心理諮商,憂鬱症照顧者也需要心理諮商,協助梳理困惑、情緒,與獲得支持的能量。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幼兒疫苗打誰?莊人祥坦言BNT打二劑保護力不夠 建議莫德納優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