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編輯部
只靠運動減肥又累又不會瘦? 營養師解答背後 3 大原因
只靠「運動」做為減重策略,不僅徒增身體的疲勞,體重也不一定會下降?嫚嫚營養師於社群分享,提到減重,不少人第一時間就想到運動。不過此前的大型薈萃分析已證實,僅憑運動瘦身而沒有進行飲食調整,對於減重沒有顯著性的效果;即使有減重效果也非常輕微,每週大約僅減少 0.1 公斤。
嫚嫚營養師表示,診間曾有一位 20 幾歲的女性上班族,為了減重去報名健身課程,認為只要努力運動、增加肌肉量,代謝率就會提高進而變瘦。該女性於健身的第一個月確實瘦了 2 公斤,但之後體重就再也「下不去」、反而越練體重越重。
為什麼拚命運動卻瘦不下來?嫚嫚營養師進一步列舉只靠運動不容易瘦身的 3 大原因:
1. 高估熱量消耗。以 60 公斤的成年人而言,騎腳踏車半小時約消耗 120 大卡;快走半小時約消耗 165 大卡。只要吃一塊蛋糕或幾塊餅乾就會抵消運動消耗的熱量。若透過重訓鍛練肌肉,每增加 1 公斤肌肉,每日也僅能消耗約 13 大卡。
2. 容易暴飲暴食。運動後容易「胃口大開」,產生口腹之慾以平衡運動消耗掉的能量。在有進食衝動的情況下,非常容易暴飲暴食,吃下多過於運動消耗的能量。
3. 易有補償心態。不少平時有運動習慣者,容易出現「補償心態」,抱持「我有運動,所以我可以吃」的錯誤迷思。這樣的想法反而讓人經常攝取超過身體需要的熱量、使體重不減反增。
推薦閱讀:解嘴饞兼顧瘦身必吃! 營養師揭「優格」5 大優點:預防骨鬆還能抗憂鬱
飲控 + 運動 6 個月可瘦 13 公斤? 不運動復胖後體重恐增加更多
不過,嫚嫚營養師強調,運動對於減重計畫仍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完全放棄運動、只透過飲食調整瘦身是過猶不及的做法。曾有調查發現,減重超過 15 公斤且長期無復胖情況的個案,85% 都保持運動習慣。也有研究指出,運動量較少的族群,復胖後增加的體重會更多。
另外,運動也能降低「內臟脂肪」達 6%,減少現代人最在意的「游泳圈」,也就是腰圍過粗的問題。減重亦是增加減重成功率的關鍵,嫚嫚營養師指出,飲食控制搭配運動,可增加 1 倍體重減輕成功率;隨著運動時間增加,減重的成效也會增加。
總體而言,持續 6 個月時間飲食控制與運動少於 150 分鐘,平均可減重 3.5 公斤;若將運動時間提升至 150-200 分鐘配合飲食控制,則減輕的體重可增加至 8.5 公斤;而運動時間達 200 分鐘以上配合飲食控制,平均可減重 13.1 公斤左右。
推薦閱讀:看體重、BMI 已過時? 每天慢跑不一定會瘦? 醫揭減肥「2 大迷思」
少吃、多動、多睡缺一不可 營養師揭健康減重 3 原則
嫚嫚營養師最後提醒民眾,健康減重應切記以下 3 原則:
1. 熱量控制 + 營養均衡。每天減少 500-700 大卡攝取,並維持營養素均衡攝取。
2. 每週運動至少 150 分鐘。每次 30 分鐘有氧運動,每週 5 天。
3. 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者平均每天會多攝取 385 大卡熱量。
嫚嫚營養師表示,體重控制需要的是整體生活習慣的調整,並且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僅憑運動雖然減重成效不彰,但對減重後的體重維持,以及對健康的好處是確定的。因此仍鼓勵民眾努力維持運動習慣,並與正確的飲食控制計畫並行,幫助瘦得更快又健康。
延伸閱讀:
減重者必讀! 有計算熱量還是「好難瘦」? 醫籲別誤入「3 大陷阱」
為何減肥老是失敗? 研究公布「4 大肥胖型態」:這類人多吃 6 成熱量才有飽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