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蟹足腫疤痕癢痛難耐 「手術+低劑量放射」大幅改善

Vendor Icon

健康醫療網

蟹足腫疤痕癢痛難耐 「手術+低劑量放射」大幅改善

12月. 08, 202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9歲秦伯伯因心臟瓣膜問題接受心臟開胸手術,術後胸部中央有一條長達25公分的傷口,拆線後疤痕日益發癢且伴隨痛感,陸續塗抹藥膏、除疤凝膠,也打過消疤針(類固醇)但都沒有明顯改善,晚上因癢痛不適嚴重干擾睡眠,不久後原本疤痕的位置整條紅腫隆起,疤痕周圍的皮膚緊繃,後續還出現感染化膿的狀況,秦伯伯為此困擾不已。

手術切除蟹足腫 配合低劑量放射

經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顏毓秀,診斷是蟹足腫,經整形外科與放射腫瘤科醫師團隊,利用手術切除並採用蟹足腫不易復發的縫合法及整形術,配合低劑量放射治療,解決秦伯伯困擾已久的蟹足腫問題,且經過規律回診觀察,蟹足腫未再復發,讓秦伯伯甚為感謝。

顏毓秀主任提醒,民眾若不慎受傷,可先分辨傷口的深度,若傷口較深,可經醫師判斷後,進行縫合手術有助減少疤痕發生,期間應減少食用刺激、辛辣、易過敏食物,也有助減少疤痕生成。若傷口出現紅腫熱痛,或疤痕組織越長越多超過原本傷口範圍,就應盡快就醫及早接受必要治療。

摩擦疤痕刺激 蟹足腫更增生

顏毓秀主任指出,一般皮膚在受傷後,人體會開始進行修復,若傷口較表淺,僅傷到上皮組織,癒合後較不易形成疤痕,但若傷口深度已傷及真皮層,形成疤痕的機會就會大幅增加。除了傷口深度,舉凡體質、種族、年齡、傷口部位等,也都會影響疤痕的形成及症狀。

常見疤痕可以分為表淺性疤痕、萎縮性疤痕、肥厚性疤痕以及最令病人困擾的蟹足腫。蟹足腫為組織不正常過度增生,隨著時間變寬、變大及變厚,造成病人在疤痕處出現發癢和疼痛等現象,如果抓或摩擦疤痕會越刺激蟹足腫增生,嚴重的蟹足腫可能造成病人情緒和心理困擾,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破壞活躍細胞 降低復發機率

顏毓秀主任指出,關於蟹足腫的治療,以往使用類固醇注射,對於部分患者的確有其效果;若只施行切除手術,則治療效果有限而且容易復發,復發率高達60-100%;但對於反覆注射類固醇卻無效的嚴重蟹足腫患者來說,蟹足腫疤痕「反覆發作」實在令人不勝其擾。

目前治療蟹足腫可運用手術切除疤痕,且採降低皮膚張力縫合及各式整形術或皮瓣手術,再配合低劑量放射治療,藉由放射線破壞過度活躍的纖維母細胞,可減少疤痕增生,此治療效果優於其他治療方法而且可大幅降低復發率。

【延伸閱讀】

打AZ可能產生罕見血栓? 英研究團隊找到原因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author avatar
健康醫療網
"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 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 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也一起在生活中享受健康!"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更多相關新聞
台灣好報
禽蟎叮咬讓你癢到花容失色 小心衣物夾禽蟎入境
【記者 劉芳妃/嘉市 報導】養...
健康醫療網
你對藥物過敏嗎? 留意6症狀「疹、破、痛、紅、腫、燒」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看病時醫師詢問:「你對藥物過敏嗎?」很多人可能一時之間答不出來,只能回答:「好像沒有!」到底怎樣才算過敏呢?食藥署在臉書發文分享,有6種初期症狀可以判別,那就是「疹、破、痛、紅、腫、燒」如果服藥後出現這些不舒服的情況,建議立即回診,請醫師調整藥物。
亞太新聞網
蕁麻疹找上門! 郭秉洋醫師:維持環境清潔、良好生活作息、三餐定時定量、保持愉快心情
▲郭秉洋醫師視病猶親。 (圖/記者蔣彤雲攝)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北榮新竹分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郭秉洋醫師指出,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過敏疾病,常見於吃到或碰到會過敏的東西之後,身上出現許多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
台灣好新聞
提防蕁麻疹上門 身上出現搔癢紅疹速至醫院檢查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和家人到餐廳吃海鮮,回到家裡後,15歲女生身上出現一塊塊的紅疹,在臉上,手腳也都有出現這些浮腫的紅疹,而且非常的癢,醫院檢查發現是過敏性蕁麻疹,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許多。北榮新竹分院兒科/過敏免疫風濕科郭秉洋醫師指出,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疾病,常見於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