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女性內分泌失調」14 種症狀:暴肥、長痘痘、月經不順... 中醫師推「3 食材」助調理

Vendor Icon

良醫健康網

11 月. 24, 2023


所謂「內分泌失調」代表荷爾蒙的不穩定狀態,分泌過多或過少,都會損害身體。


長痘痘、月經失調就是內分泌失調嗎?「內分泌失調」可能沒你想得這麼簡單!以下為您介紹內分泌失調症狀、原因,以及治療方式。

內分泌失調是什麼?

新北市藥師公會說明,所謂「內分泌失調」代表荷爾蒙的不穩定狀態,分泌過多或過少,都會損害身體。內分泌指的是分布在人體內的激素,經過血管、血液循環到身體各部位,由於沒有獨立管腺,所以稱為內分泌,包括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腺、腎上腺、睪丸、卵巢、胰臟功能等都跟內分泌有關。

啟新診所亦指出,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尤其是女性受內分泌失調之苦的人,不勝其數,更要加強認識與防範。



內分泌失調的原因是什麼?跟月經有關嗎?

男女性都有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其原因相當廣泛,霍普金斯診所以下列出內分泌失調的 8 種可能因素:
  1. 遺傳因素:有些內分泌失調原因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某些內分泌疾病在家族中可能有較高的風險。
  2. 生活方式和營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規律的飲食、缺乏運動、壓力過大和睡眠障礙等,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原因。
  3. 環境因素:暴露在某些化學物質、藥物或有害物質中,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例如某些農藥、塑料中的鄰苯二甲酸酯 (Phthalates) 等。
  4. 腺體問題:某些腺體的功能異常,如甲狀腺、腎上腺、腦下垂體等腺體出現問題,可能導致相應激素的分泌不足或過多,進而引起內分泌失調原因。
  5. 荷爾蒙治療:一些醫學治療,如使用激素或荷爾蒙療法,可能干擾自然的內分泌平衡。
  6. 生理階段:女性在生理階段如月經週期、懷孕、哺乳、更年期等,身體會產生較大的激素變化,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原因。
  7. 疾病和手術:某些疾病和手術可能影響內分泌器官的功能,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多囊卵巢綜合症等。
  8. 藥物使用:某些藥物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例如某些抗生素、心血管藥物、抗憂鬱藥、安眠藥等。



內分泌失調症狀有哪些?「這激素」過少恐不孕

新北市藥師公會指出,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包括腦下垂體、腎上腺、甲狀腺、胰島素和性腺,這些腺體相互聯繫調節,對器官的機能活動有重要影響。若內分泌系統不正常,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1. 影響皮脂,長痘痘。
  2. 導致肥胖。
  3. 新陳代謝症候群。
  4. 骨質疏鬆。
  5. 慢性疲勞症候群。
  6. 自律神經失調。
  7. 心血管和腫瘤。

此外,主宰女性健康的三大內分泌:「雌激素」、「黃體素」、「雄激素」。若稍有不平衡就會出現不適症狀。新北市藥師公會分別列出雌激素、黃體素、雄激素的功能,以及分泌異常可能導致的症狀:

功能

  1. 雌激素:主要影響女性的第二性徵,促使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發育成熟,讓肌膚光滑細緻。
  2. 黃體素:可讓子宮內膜有良好的分化、脫落,形成月經。
  3. 雄激素:可刺激女性的性慾。



症狀

女性內分泌

分泌過少

分泌過多

雌激素

1. 容易不孕
2. 更年期症候群提早報到

1. 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
2. 增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風險

黃體素

1. 月經失調
2. 不排卵
3. 著床失敗
4. 懷孕初期出血等。

1. 肥胖
2. 水腫
3. 漲氣

雄激素


1. 多毛症,在鬢角、胸口、腳毛、小腹上都會長出粗黑濃密的毛。
2. 易長痘痘
3. 皮膚粗皺。



內分泌失調如何治療?可以看哪一科?

若發現自己有內分泌失調相關症狀,建議去內分泌科或婦產科就診。內分泌失調該如何治療?以下霍普金斯診所列出 6 大治療方式:
  1. 藥物治療:對於某些內分泌失調,醫生可能會開出藥物來調節激素水平,例如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胰島素注射治療等。
  2. 激素治療:對於一些內分泌腺體功能不足的狀況,可能需要進行激素替代治療,以補充體內缺乏的激素。
  3. 手術:在一些嚴重的內分泌失調情況下,可能需要通過手術切除異常腺體或腫瘤,以恢復正常的激素分泌。
  4. 改變生活方式:有些內分泌失調與生活方式有關,如過度的壓力、不規律的飲食、缺乏運動等、睡眠問題,改變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對恢復內分泌平衡有幫助。
  5. 營養補充:在某些情況下,營養補充劑可以幫助改善特定的內分泌問題,例如維生素 D 補充對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可能有幫助。
  6. 避免激素干擾物質:有些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減少接觸這些激素干擾物質可能對內分泌失調有幫助。



內分泌失調吃什麼改善?中醫推 3 類食材調理

真如中醫診所指出,平時飲食方面最好以清淡為宜,少吃寒涼、油炸、辛辣食物。若欲以食療養肝、養腎、補脾胃,調理內分泌問題,則可以選用以下食材:

1、養肝食材

肝在五行中對應「木」,顏色對應「青色」,所以深色蔬果如花椰菜、蘆筍、菠菜、葡萄、藍莓等一定沒有錯;多吃甘味的食物如南瓜、栗子、核桃、紅棗等也可以。蛤蜊湯、鮭魚、薑黃、豆腐、柑橘等也是常見養肝食材。肝喜疏暢條達,壓力大的族群也可喝喝疏肝解鬱的花草茶如薄荷、玫瑰花、洋甘菊等。咖啡的綠原酸、綠茶的兒茶素,也都能養肝。

2、養腎食材

養腎就選黑色食材如黑木耳、黑米、黑豆、黑芝麻、黑蕎麥、龍眼肉、海帶、烏骨雞等。堅果類、枸杞、干貝、山藥也都很不錯。所以,常見的桂圓紅棗茶就十分適合啦!

3、補脾胃食材

穀類如米、小米、小麥等是健脾首選。黃色食材如南瓜、玉米、番薯、黃豆、木瓜等也都相當好。另外,薑、蓮藕、山藥、秋葵等,也都有益於脾胃。平常也可以簡單的四神湯,含有蓮子、茯苓,可調補脾胃。

延伸閱讀

瑜珈「束角式」改善下背痛、椎間盤凸出!照著這「3 步驟」做,還緩解內分泌失調

盜汗、心悸... 可能不是內分泌失調害的!泌尿科醫師告訴你:「腎細胞癌」的 3 個警訊

熬夜得不償失!內分泌失調、易變老,快喝「菊花 +●●茶」排毒降肝火


資料來源:Dr. Williams啟新診所霍普金斯診所新北市藥師公會真如中醫診所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延伸閱讀:

author avatar
良醫健康網
不須道聽途說,由醫師們推薦出來的好醫師,是民眾最渴求的資訊。《良醫健康網》提供醫療新知、防癌養生、減肥美容、好食樂活等健康知識,與您共同分享交流。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