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輕忽糖尿病,他居然要切除睪丸!62歲的王先生,一個月前因為下體疼痛就醫,但接受短暫治療後就沒有再回診,最近發現不止疼痛,還出現腫塊,再度向醫師求救,一問診才知道,原來他多年前就診斷出糖尿病,但未接受治療, 血糖持續過高,免疫力低下,才讓副睪發炎後便併發副睪膿瘍,睪丸也出現萎縮,只好安排睪丸切除手術。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王先生就醫院時,檢查發現右側睪丸腫大,觸診時有壓痛,質地偏硬,不但驗尿顯示尿糖+++,發炎指數高,一測血糖,糖化血色素更高達14.3%、血糖值375mg/dl完全爆表。
周固強調,放任糖尿病不管,正是最大禍首,原來,副睪炎常是因大腸桿菌、淋菌、披衣菌等進入副睪引起,好發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但不同於年輕人多因性病引發,年長者也可能發生,且一旦副睪炎發生在有慢性病、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容易併發副睪膿瘍。
副睪炎在急性期常會有腫塊、發高燒、局部紅腫、排尿不適、嚴重壓痛等症狀,未儘早治療或是未遵照醫囑服用抗生素而長期發炎,有轉為慢性副睪炎的可能。
周固說,副睪膿瘍是一種不常見的副睪炎併發症,常發生在嚴重副睪炎或是長期未接受治療者,症狀與睪丸腫瘤相似,且早期疼痛不明顯,常只有隱隱作痛,臨床常有患者忽略,及時檢查與治療是很重要的。
治療方面,周固指出,初期以藥物治療為主,副睪炎遵從醫囑治療大多會痊癒,除藥物治療外,可配合間歇冰敷緩解腫痛不適,冰敷15分鐘後休息30分鐘;多休息少走動,減少陰囊下墜的不適感。不過,若膿瘍已形成,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須以外科手術引流治療膿瘍,甚至切除睪丸。
周固強調,一旦發現睪丸腫塊、睪丸腫大、兩側大小不對稱、疼痛或異常的感覺等,應儘早就醫診斷,早期治療。有慢性病者,也應定期追蹤治療,以提升個人免疫力,降低併發症發生的可能。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尋常!吃「家鄉味」惹禍? 北中南6縣市齊爆18泰國移工A肝群聚
【有影】不怕選市長被算帳 陳時中:選舉本就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