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小米省工栽培有一套!台東農改場原民雜糧一貫化機械作業示範觀摩會  

Vendor Icon

台灣好報

7月. 11, 2024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小米是原住民族傳統重要作物,為有效解決小米等原民雜糧田間栽培費時費工的問題,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台東農改場)研發及導入原民雜糧田間栽培所需之各項機械,於113年7月10日上午假台東縣延平鄉以斯馬哈散農莊舉辦「原民雜糧一貫化機械作業示範觀摩會」。與會來賓有延平鄉余光雄鄉長、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農糧署東區分署台東辦事處、都歷旮部融岸協會及農友逾50人參加。會中介紹小米從播種至收穫一系列田間機械,包括整地、播種、移植、除草、驅鳥及收穫等,且可依不同栽培條件,選擇適合的機械,有效節省人工成本及作業辛勞。現場農友反應熱烈,對過去以人工作業為主之原民雜糧生產,機械化栽培不啻為緩解部落人口老化及缺工問題的重要措施。

▲陳信言場長主持「原民雜糧一貫化機械作業示範觀摩會」。

台東農改場陳信言場長表示,小米及臺灣藜等特色作物是台東原住民族重要產業,栽培面積及產量都是全臺之冠。然近年因人口外流及老化等問題,使栽培面積逐年下降,由於原民雜糧栽培環境及籽實大小與一般雜糧不同,無法使用常見之大型機械作業,為有效提高栽培意願,台東農改場積極開發各式省工機械,配合導入之機械,完成田間栽培機械一貫化,可兼顧原民雜糧在文化上不至於消失,也提升經濟生產的效率。

會中由黃政龍副研究員介紹原民雜糧一貫化生產機械,包括整地、播種、移植、除草、驅鳥及收穫等,其中整地機械導入中、小兩種型式曳引機,取代中耕機,提升整地效率並降低人工作業辛勞;播種機械依栽培面積,除可選用市售單行條播機外,也可使用本場研發之雙行或四行式播種機,取代過去撒播的方式,方便後續管理。另為減少田間雜草競爭也導入紙穴盤、移植機械及行間除草機械等,可依需求搭配使用。驅鳥器除可使用過去研製之太陽能人型驅鳥器,目前也積極試驗雷射驅鳥器及其他設備。最後收穫依栽培面積可選用改良的雜糧聯合收穫機,或收割捆綁機,與人工採收比較,可快速且省工收穫。

▲ 黃政龍副研究員介紹各項原民雜糧一貫化生產機械。

最後陳場長表示,台東農改場積極開發及導入原民雜糧生產相關機械及技術,希望藉此次觀摩會能取得更多意見供研究參考,俾利持續發展原民雜糧生產機械化,提升部落經濟。(照片記者朱達志翻攝)

小米省工栽培有一套!台東農改場原民雜糧一貫化機械作業示範觀摩會  〉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

author avatar
台灣好報
『好報』報系:《#台灣好報》《#兩岸好報》 ◎看好報 • 有好報◎ ◎新媒體5.0 • 最優質報◎ 『好報粉絲團』FB搜尋《台灣好報》 『好報視頻』YouTube搜尋《台灣好報》 YAHOO!、PChome、LIFE、YamNews、Match、Google News、OwlNews新聞也看得到喔!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