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哲遠報導】近日本土疫情回溫,無論是返國、確診新冠肺炎、與確診者密切接觸等,民眾難免都會經歷「居家隔離」的情況,儘管指揮中心陸續鬆綁隔離天數,面對數日的隔離日常不免讓人感到焦慮、憂鬱。對此,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理事、諮商心理師羅惠群建議,每天與親友透過視訊進行20~30分鐘的對話,以紓解內在的情緒與焦慮更能維持心理健康。
一人一室居隔期間恐喪失「人與人的連結感」
羅惠群指出,容易焦慮的人在居家隔離期間,可能會引起一些恐慌。在這2年多疫情裡,國外研究指出,新冠最影響就是人類的情緒恆定,當情緒恆定被破壞以後,就會有很多的高高低低的起伏,有些時候會比較狂躁一點、有時候比較憂鬱一點,情緒恆定過往在一般正常生活,是可以尋求自身調解的方式。但在疫情之下,大家都被限縮了很多維持情緒恆定的方式,甚至過去在居家隔離的天數還是14天,民眾可能只能待在同一個房間裡面。若隔離的住所、飯店沒有比較大面的窗戶,甚至無法看到窗外的景色,就很容易有「空間狹小」的感受,出現恐慌發作的情況。
羅惠群表示,居家隔離畢竟都是一人一室,單獨一個人會讓人跟人之間的連結感喪失,容易讓人人進到一種無助、無望的感受。
居隔期間出現情緒低弱、焦慮 該如何尋求協助?
羅惠群說明,在居隔期間出現類似的心理狀況,可透過各縣市的衛生局安排,進行通訊心理諮商。1922的防疫專線裡面有一個線路,是會有一些接線的志工,是線上的服務的部分,民眾可以透過1922的防疫專線去委由各地的衛生局去尋求可以做通訊心理諮商的機構,來進行相關的協助。
固定每日與親友「視訊通話」維持心理健康
至於如何舒緩憂鬱、焦慮的方式,羅惠群表示,心理師都會比較推廣腹式呼吸,它可以調節自律神經系統,並維持生理上放鬆的狀態,以及情緒的平穩。此外,要讓人際互動的機會變得更為頻繁,最好是透過視訊,增加感官上跟人靠近的刺激。
羅惠群呼籲,儘管是在家隔離,還是要維持一定的頻率,讓家人們可以透過視訊看到彼此,有一個固定說話的機會,人跟人的靠近、人跟人之間的一些對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會遠勝過於運動、飲食。若民眾的家人被居隔、住院,建議可以每天固定的聯絡20到30分鐘的時間,讓對方說說話。
最後,羅惠群強調,說話可以紓解內在的情緒、焦慮,也讓居隔的人有被陪伴的感覺,更能夠維持心理的一個穩定。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7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