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驗證自己與世界的距離|IRONMAN TAIWAN × 陳俐妘

Vendor Icon

動一動

驗證自己與世界的距離|IRONMAN TAIWAN × 陳俐妘

4月. 09, 2025

2017年,陳俐妘初登IRONMAN TAIWAN,2022年奪下女子總冠軍,成績進步近一小時,卻在KONA世錦賽遭遇低潮。今年,她再次站上同一賽場,在教練指導下,重新驗證自己。

這篇訪談由她的訓練夥伴、同為選手的吳翊華共同完成。如果你也將踏上賽道,這段對話不會教你如何變快,而是陪你思考:「我們如何面對訓練、比賽,以及自己。」


IRONMAN TAIWAN 之於妳

「先驗證自己有沒有進步,有機會再站上世界舞台校準。」

2017年,我參加人生第一場226公里的比賽——IRONMAN TAIWAN,完賽時間11小時48分,順利取得分齡組KONA資格,KONA成績為11:11;五年後,2022年在朋友協助下進行訓練備賽,最終以10:37完賽。原本不打算再去KONA,但那年很多台灣選手一起參加,我也報名了。

2017年KONA
2022年KONA

但那場比得很差,整體狀況都不在節奏上,那是我第一次對自己產生懷疑。五年之間,KONA成績只從11:11進步到11:05,只進步六分鐘!我告訴自己:「或許就只有這個程度了吧,不要再那麼拼,之後就當興趣跑跑就好。」

那幾天剛好人在夏威夷,加上低潮,反而意外開啟我後來挑戰FXT極限鐵人的契機——這又是另一段故事(笑)。對我來說,IRONMAN TAIWAN 是一場用來「面對、驗證自己」的比賽,目標不是名次,而是找答案:「又過了幾年,有變得更不一樣了嗎?」也因此,比起其他賽事,它給我的壓力特別大。

2017第一場菜鳥樣

這次的不同:訓練篇

從體感出發,到信任教練

2017年,完全沒有教練,也不了解週期訓練、恢復日、強度區間……一切都靠體感。甚至在賽前為了確認狀態,自己騎180公里,再跑一場全馬來測試。

2022年有朋友協助訓練、裝上功率計,但仍以堆訓練量跟參加團練為主,一週動輒20小時。現在的訓練則由教練安排,時數減為約15小時,兩者相差甚遠。從CHALLENGE TAIWAN、FXT、Norseman到這次IRONMAN TAIWAN,我很好奇現在的訓練模式,能把我帶到哪裡。

這次的不同:心境篇

我不再焦慮訓練,卻開始焦慮「我不焦慮」

我本來就是沒什麼自信的超級 I 人,默默努力卻不太敢肯定自己。即使訓練很扎實、完成不少紀錄,面對 IRONMAN TAIWAN 時,心裡還是會冒出那句:「真的可以嗎?」比較特別的是 — 這次備賽心情非常不同!

比賽前只剩三週,我還能一邊跑陽明山、一邊看攝影展、跟朋友喝咖啡聊天。以前比賽前,所有重心都綁在訓練上,壓力雖大,但也覺得「有在拼」;而現在的從容,讓我感到不安。

但也讓我慢慢意識到,這或許不是不在乎,而是心境上的轉變。從靠焦慮推動,到學會信任自己的累積;從緊抓比賽不放,到保有生活餘裕。雖然還不太習慣,但我其實挺喜歡現在這樣的自己。「你不需要每天都焦慮,才能證明你準備好了。」

教練(范老師),帶我去爬百岳(笑)

關於比賽、訓練與生活

比賽是目標,訓練給我踏實感。我信任教練與整個過程,會盡力完成課表。雖然不總是明白每個功率%、組數、秒數的意義(笑),但我相信確實執行就會有成果。有時狀況不好,或工作太晚,我還是會盡量完成,因為「沒做」的焦慮,比「太累了先跳過」還讓我難受

比賽時在想什麼?

專注自己,還有教練的叮嚀。

我不會研究參賽名單,加上游泳上岸時常常轉換區已經少了三分之一的選手,前面的人一大堆,也根本認不出誰是誰。對我來說,比賽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太想追反而容易失控,尤其當你看不到前方目標時,壓力會逐漸堆積;所以我會把注意力拉回當下:呼吸、補給、配速——226比得是氣長麻!

今年目標

最想突破自己的紀錄。先順利游上岸,再把單車騎穩。至於另一個目標……比完再跟大家分享!

給準備參賽的你

謝謝讀到這裡的你,這篇比較多是心境分享,也許不是你期待的補給策略、配速公式或技巧重點,因為老實說,我也沒把握講得清楚。大多時候就是聽教練的,再聽身體的聲音,按部就班去做 — 這種風格很難整理成什麼明確的方法論(笑)。

有時也會參考朋友建議調整,但歸根究柢,還是一種「相信,然後去做」的過程。以下提供同樣是準選手的翊華所分享的騎乘建議:

  • 騎乘建議分享
    • 輪組
      因為西嶼有頻繁短坡與變化風勢,建議使用約50mm輪組,或前輪選低框更穩定。
  • 日常練習
    • 在安全路段練習從延伸把位切換牛角把,模擬轉彎與爬坡。
    • 練習在延伸把位時進行轉彎與變姿(選擇斜度小的彎道進行)。
  • 姿勢技巧
    • 身體略朝風向傾斜,維持平衡。
    • 下坡轉彎時提前降速,預留容錯空間。
    • 爬短坡可採站姿踩踏,利用下坡動能或提早換檔穩定輸出。
  • 策略
    • 西嶼繞三圈,第一圈保守觀察風勢與彎道,記得按計圈鍵。
    • 每圈設定時間,控制均速。
    • 預先將GPX路線載入車錶,掌握地形與坡度變化(推薦使用車錶)。

如果你也在賽前迷惘、不安,希望這篇能讓你知道:我們都一樣,只是選擇繼續前進。加油,我們賽道見!

【延伸閱讀】

IRONMAN Taiwan 賽前大補帖 炙熱澎湖染鐵心
2022 IRONMAN Taiwan 澎湖|原點初心,菊島逐夢

這篇文章 驗證自己與世界的距離|IRONMAN TAIWAN × 陳俐妘 最早出現於 Don1Don

author avatar
動一動
在相同的世代裡,紀錄分享動人的運動生命故事,讓更多喜愛運動的朋友,甚至是還沒開始運動習慣的朋友,獲得一份小小的感動…也許只是一瞬間,鼓勵大家可以跨出門試著動一動,是我們努力的核心價值。希望藉由don1don平台,透過簡便有趣的功能設計、圖片與影片的紀錄分享,讓平時在不同時空條件下運動的同好,彼此激勵! 也結交更多喜愛運動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