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如何避免「三高」上身? 國健署授 3 技巧

Vendor Icon

健康醫療網

如何避免「三高」上身? 國健署授3技巧

6 月. 06, 2022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般耳熟能詳常聽到的「三高」是國人常見的三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由於這三種疾病初期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對人體也不會造成明顯的不適,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

關心「血壓、血糖、血脂」數據  評估自己風險

「三高」的危險因子除年齡、遺傳等因素外,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如:喜好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及久坐缺乏運動等,都是造成「三高」慢性病的重要原因。;建議可透過國民健康署提供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定期監測自身的三高數據是否在理想值範圍:血壓 < 130/80mmHg、空腹血糖值 < 100mg/d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130mg/dl,以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此外,停經後女性因雌激素分泌量減少,使血管調節功能變差,是高血脂症、高血壓的好發族群,更應該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才能避免危害自身的健康。

落實 3 個技巧  遠離「三高」威脅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三高」是可預防的,應從源頭做起,提供 3 個技巧協助民眾預防及控制慢性疾病的發生:

1、定期健康檢查及自我血壓量測:40 歲以上民眾可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關心自己的血壓、血糖及血脂的數據變化,透過早期檢查、早期治療,並落實居家自我血壓量測,以「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

2、天天量腰圍及體重:成年男性腰圍保持在 90 公分以下,女性腰圍保持在 80 公分以下,體重的部分,以 BMI(kg/m2)數值為依循,以維持健康體重,若發現腰圍或體重有上升的情形,應自我檢視最近的飲食狀況及身體活動量,適時調整。

3、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以「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適量水果與天然食物,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及每天 30 分鐘、每週達 150 分鐘的身體活動,以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延伸閱讀】

端午節很毒!昏沉、皮膚病樣樣來 中醫授 5 大養生法

攜帶式不定時炸彈 小心破裂恐危及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9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
author avatar
健康醫療網
" 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 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 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也一起在生活中享受健康!"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更多相關新聞
CNEWS匯流新聞網
58歲男健檢見一「紅字」不理會 頭暈暈竟差一步就要腦中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檢查報告有些「紅字」忽視不得!一名58歲男子,2年前在員工健檢中意外發現有高血壓問題,也按照建議至心臟血管科就醫,醫師千叮嚀萬囑咐要按時吃藥並戒掉抽菸習慣,不過,男子卻認為即使有高血壓也不會造成明顯不適,就可以不用吃藥,依舊持續有抽菸的習慣,最近開始感覺頭暈暈的,太太不放心,要求再度就醫,竟發現腦血管已明顯狹窄,離腦中風恐...
波新聞
CGM連續監測血糖 助糖尿病友即時控糖
波新聞─吳國民/花蓮 60歲的陳女士在一次健康檢查下,發現自己罹患糖尿病,空腹血糖就超過200 mg/dl!不願倚賴藥物,想靠調整飲食及生活方式控糖的她,來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在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謝明蓁的建議下,使用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technology(簡稱CGM)連續監測血糖,以手機掃描就可即時得知當下血糖,這種便利的監測血糖的方式,讓陳女士開心分享道,她隨時隨地就能了解吃進去的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大大的幫助她來控糖,真的很方便! CGM的使用方式是在手臂上黏貼一個約50元硬幣大小的裝置,以手機掃描,即可知道當下的血糖值,儀器每隔1分鐘就會記錄血糖值,手機軟體可自動繪製連續血糖的變化,還可與家人和醫療團隊連線。目前可置放約兩週的時間,適合需要緊密監測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包含有低血糖或高血糖風險的糖尿病患、正在調整治療計劃或想更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況的病人。 謝明蓁醫師表示,醫師能根據CGM的數據了解病人的血糖控制情況,能更精準的為病人制定治療計畫,並給予他們更具體的衛教指導,幫助他們改善血糖控制情況,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而CGM常見的分析包括查看血糖趨勢、Time In Range, TIR (血糖目標範圍內時間)比率、檢查血糖變異性以及評估治療效果等。目前對糖尿病治療標準除已熟知的糖化血色素外,也增列了Time In Range最好能控制在70%,也就是一整天24小時約有16個小時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內。也讓病人學習如何調整飲食和運動,以及如何處理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情況,進而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 「我以為米粉還好,沒想到一碗米粉吃下去,血糖飆到300多!」陳女士說,自從開始使用CGM,這儀器對她來說不只能幫助她挑選合適的食物外,也能讓她控制吃進去的份量,而且不用早晚在手指頭扎針驗血,就能即時知道自己的血糖值,真的很便利!很感恩謝明蓁醫師推薦這儀器外,也把她的血糖控制得很好。 「很開心與陳阿姨一起進行了『明智選擇(Choosing Wisely)』!」謝明蓁醫師說,「明智選擇」是一個推動醫療決策更加明智的運動,強調減少醫療過度治療和不必要的檢查,鼓勵醫護人員和病人共同決定是否進行某些治療或檢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浪費資源,並把醫療資訊透明化和賦權病人自主,達到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理想目標。 謝明蓁醫師開心分享,短短兩週,陳女士的血糖都回到正常區間了!過往連續葡萄糖監測取得不易,且僅有少數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可使用,不僅更換不便或需每日校正,現在普及化的14 天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現能方便取得,且透過科技整合所有數據,縮短醫病間達到治療目標共識的時間,有助糖友控糖,是糖尿病友的一大福音與驅動自主管理健康新里程的開始! 陳女士說,自從開始使用CGM,這儀器對她來說不只能幫助她挑選合適的食物外,也能讓她控制吃進去的份量,而且不用早晚在手指頭扎針驗血,就能即時知道自己的血糖值,真的很便利!
健康醫療網
中年男腳麻又背痛 竟是5.5公分「腹部主動脈瘤」壓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1歲有抽菸、高血酯多年病史的黃先生,在兩年前因脊椎狹窄,進行過脊椎手術,但因背痛症狀仍持續不舒服,近日就醫竟發現腹部有一顆5.5公分的動脈瘤,同時主動脈瘤管壁性血栓(Mural thrombus)已經造成右側髂動脈完全阻塞,而產生血管性下肢缺血麻痺
台灣好新聞
又在加班…這些上班族 「超厭世症狀」你中獎了嗎?
記者楊博喻/綜合報導出社會後的上班族,幾乎將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貢獻於職場,而工作帶來的壓力、餐餐外食、加班導致的作息不正常……種種因素除了改變既有適應的生活習慣,甚至可能對身心靈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以下這些「職業病」,你是否也有相同困擾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
  • 複製
  • 贊助
  • 稍後閱讀